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数据库>储能投运项目 返回

中电联:上半年27省火电利用小时同比下降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15-07-2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7月21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了《2015年1-6月份电力工业运行简况》。今年上半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3%,创35年来新低。发电量及发电平均利用小时数同比均下降,电力相对过剩,但发电装机容量却保持较快增长,电源建设投资仍在增加。

全社会用电量同比仅增1.3%

中电联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266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增速同比回落4.1个百分点,同时,也比今年上半年GDP增速低5.8个百分点。

具体来讲,第二产业用电量出现了近五年来的同比首次下降,降幅为0.5%。从第二产业细分数据来看,全国工业用电量1890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4%,增速同比降低5.4个百分点,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71%,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24.3%。

“我国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约36%,但工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高达70%,工业生产放缓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影响程度远大于对GDP增速的影响。”国网能源研究院相关专家表示,“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而工业用电量同比下降0.4%,创下2010年以来的新低,这是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下降的直接原因。”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公开表示,用电增速与经济增速背离与新常态有关,中国经济结构和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相比以往已经有所不同。中国经济结构继续优化,从产业结构来看,第三产业在继续加快,占GDP比重为49.5%。从需求结构来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继续提升,上半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比去年同期提高5.7个百分点。

火电利用小时负增长

装机增速却维持高位

中电联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发电量增速下降。其中以火电最为突出。1-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270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6%,增速同比降低5.2个百分点。全国规模以上电厂火电发电量20879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2%,增速比上年同期降低7.9个百分点。

与此相对应的是,今年上半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1936小时,同比下降151小时,降幅同比扩大72小时。其中,全国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2158小时,同比下降217小时,降幅比2014年同期扩大191小时,与上年同期相比,共有27个省份火电利用小时同比下降。

虽然面临相对电力过剩,但新增装机规模同比增加,尤其火电仍保持较大在建规模。截至6月底,电源项目在建规模约17103亿千瓦,比上年同期增加2363万千瓦。其中,火电在建规模最大,为7686万千瓦,水电在建规模4380万千瓦,核电在建规模2737万千瓦,风电在建规模2187万千瓦。

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中国华电集团企法部主任陈宗法对本报记者表示,从数据看,目前电力发展仍有两大问题值得关注。首先是火电新投产机组比重虽然下降,但上半年仍然投产过半,且存量巨大,加之要为清洁能源稳发让路,在一些省份,即使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负荷也低于70%。而且,今年为稳増长,地方已核准或拟核准的大型火电项目不在少数。火电量变会不会引起质变?其次,目前电力过剩仅表现为减少电量,电价因政府定价基本不变。但在新电改推行市场化改革后,在电力过剩更加普遍、严重的情况下,竞价交易将导致“量价齐跌”。

“因此,我们希望控制电力发展的节奏,提高发展质量与效益,既要符合国家发展总体战略,更要符合市场规律,防止电力产能过剩恶化,建立一个基本平衡的电力市场,保持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陈宗法说。

此外,业内专家还提出,目前“十三五”电力规划正在酝酿之中,面对当前电力行业的新问题,如何更好协调用电量增速、设备利用小时数与新增装机容量之间的关系,应尤为值得规划制定者关注。

分享到:

关键字:火电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