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由瑞信方正担任主承销商和上市推荐人的中海阳的创业板IPO申请已于9月4日终止审查。
最初,中海阳在今年3月20日披露的股东大会决议公告中透露了公司的IPO计划。随后,中海阳披露3月26日向证监会递交了创业板IPO申请,并于4月5日获得受理。4月6日,中海阳股份暂停报价转让。在6月1日证监会披露的IPO预备企业申报变动中,中海阳的状态已由5月25日的“初审中”变更为“落实反馈意见中”。然而,就在公司今年中期业绩报告发布过后没几天,公司的IPO之旅便宣告搁浅。
当天,中海阳董事会办公室有关人员对本报记者表示,公司终止IPO申请是公司自行提出撤回的,主要与行业不景气、业绩滑坡有关。至于何时再恢复上市申请,暂时未有定论,但公司肯定会有统筹安排。
“特别是自2011年第二季度以来,太阳能光伏行业持续不景气已向太阳能光伏系统安装和应用的下游传导。光伏系统集成领域行业竞争加剧,公司主要产品毛利率持续下滑。此外,还有部分业主因资金方面的困难,推迟了部分项目的实施,对公司业务也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该人士称。
中报跳水成“魁首”
可以说,中海阳今年中报业绩大幅跳水成为了公司无奈放弃IPO的“魁首”。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总收入从去年上半年的2.14亿元略增至今年上半年的2.16亿元,同比增加了0.72%,但利润总额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两项盈利指标却从去年同期的1708.7万元和1289.34万元大幅下挫至263.64万元和125.84万元,降幅分别高达84.57%和90.24%。
就公司毛利率水平而言,截至今年上半年,光伏组件及设备实现营业收入从去年同期的1.75亿元增加至2.11亿元,但本期毛利率却大幅下降至25.09%,与上年同期32.82%的毛利率相比,毛利率同比降幅超过两成,达23.55%;小型离网光伏系统毛利率水平降幅更是高达82.34%,从去年上半年的12.57%激挫至2.22%。同期,该项业务收入已从去年上半年的298.25万元增加至442.80万元。
与此同时,公司“三费”中,除了销售费用同比略有下降以外,其余两项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同比却出现大幅攀升,分别从去年上年半的1087.51万元和871.42万元增加至今年上半年的2279.79万元和1300.36万元,升幅分别达109.63%和49.22%。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海阳今年上半年业绩大幅跳水的情况下,公司的职工薪酬总额同比却逆势大幅倍增,从去年同期的452.28万元增加至1049.25万元,增幅高达131.99%。
对此,华泰证券研究员许方宏认为,从光伏企业经营情况来看,包括中海阳在内,今年二季度较一季度更加恶化。
增资项目进展滞后
实际上,早在中海阳今年3月提出IPO申请之前,公司曾先后经历过两轮定向增资。一次是在2010年4月,另一次是在2011年3月。但是,从公司两次定增项目进展来看,均已出现滞后,远没有达到公司预期。
据中海阳公告披露,公司首次定向增资价格为每股人民币9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总额11119.37万元。
据公司最新披露的募集资金进展显示,公司太阳能光伏电站DCS系统研发项目以及LED产品绿色照明项目均没有达到公司原计划进度。截至今年上半年,太阳能电站DCS系统研发项目累计已投入1036.84万元,与原计划投资1500万元相比,仍有差额。
对此,公司方面称,太阳能光伏电站DCS系统研发项目因与智能汇流箱研发项目密切相关,现智能汇流箱研发项目已完成,太阳能光伏电站DCS系统研发项目进度也进入了测试阶段。
而LED产品绿色照明项目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厂房建设,由于目前LED产品的核心技术正处于研发阶段,尚未大量投产,项目未达到预计产能,未达到预计收益。根据LED产品的研发进度及厂房建设情况,公司达到预计产能时间将较原定计划延后1-2年。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二次定向增资价格更是高达21.20元,融资金额也超过了2亿元大关,达2120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总额仍有20948.46万元,其融资规模一点也不逊色中小企业板公司的IPO规模。
同样,公司二次增资募集资金项目亦出现延迟。其主办券商申银万国表示,截止到现场检查时,太阳能聚光热发电反射镜生产线项目(一期)仍处于建设期,厂房及建筑工程尚未全部完成。大型设备中弯钢炉已经到位,但尚未安装,其他已采购设备仍在运输途中。
截至2012年5月31日,公司募集资金已累计使用18494.35万元,仍余2454.11万元尚未使用。
公司简介中海阳新能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430065),注册资本1.4亿元,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资信等级为AAA,专业从事以太阳能发电为主的新能源行业。公司在自主研发创新领域拥有以太阳能电站集散控制系统(DCS)为代表的近80项核心专利技术;光伏及光热系列产品已获得TUV、CE、ROHS、金太阳等多项权威认证;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OHSM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在公司均得到很好的贯彻推行。
公司自2005年成立至今,形成了以大型太阳能光伏、光热电站系统集成为主业,聚光热发电镜场、光伏发电阵列及太阳能电站智能控制系统研发制造为配套的两级架构。在大型太阳能电站建设领域,拥有一批核心技术人员和优秀现场管理人员,他们对高压并网系统安装及调试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截至2010年底,公司总承包(EPC)或参与建设集成的太阳能并网、离网电站累计装机容量近100MWp,其中国家级“金太阳”、“光电建筑一体化”(BIPV)等项目已辐射北京、浙江、山东、福建、安徽、云南、新疆、内蒙古、广西等十余个地区。
公司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地设立多家控股子公司,其中,北京桑纳斯太阳能电池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太阳能光伏阵列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上海禅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太阳能发电智能化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成都禅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太阳能聚光热发电反射镜项目,该项目总投资20亿元,一期工程竣工投产后,预计年产能可以满足800MWe太阳能光热电站对镜场的建设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