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新能源汽车产品亟待补全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汽车报 发布时间:2015-08-0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多年,产品普遍集中在微型、A0级和A级车型。现在,更多家庭在初次购车或者置换车辆时,都想“一步到位”,基本上在B级车市场中寻找中意的对象。新能源汽车在这个市场中,尤其是国内自主品牌车型存在一个很大的缺失,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相比国内自主品牌的产品,国际品牌产品普遍集中在这个细分市场上。例如宝马5系混动版、沃尔沃S60混动版等等。尽管售价很贵,但是在考虑国产化以后的补贴优惠和品牌力等因素,竞争力并不弱。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国内新能源车企在中高端产品上一直存在短板,公车改革新能源汽车无车可采只是又一次将这个短板暴露出来。

补足短板尽快覆盖产品线,将是国内新能源车企的重要任务之一。崔东树认为,补足短板需要的是掌握核心技术,是产业化进程。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现在国内车企能够掌握的并不多,尤其是自主研发拥有知识产权的车企更少。如何能将这些产品推向市场,并为消费者接受,价格是一方面,宣传也很重要。

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进程令人欣喜,很多新能源车企都无惧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的退坡,因为它们的产业化、规模化效应已经显现,能够跑赢补贴的降低速度。但是,这种产业化进程的进步能否跑赢国际车企国产化带来的成本下降的速度,不得而知。如果未来国际大品牌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降至30万以内的价格区间,将如何应对?

覆盖产品线一直是车企热衷的战略之一,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我们期待同样如此。现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风景独好,政策给力,消费者逐渐接受,可谓“天时地利人和”,自主车企应该抓住这一机遇,扩大产品序列,增强产品竞争力,将我国打造成为新能源汽车的大国、强国。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