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互联网+之风劲吹的背景下,能源领域也正跑步向前拥抱互联网,在能源互联网化的趋势下,能源生产、消费秩序将得到重构,同时将创造新的商业模式。
开放而多元的售电市场是能源互联网的必要条件,售电业务上游承载发电、输配电、分布式等多维供给,下游承接工商业、居民、园区等多元客户,是未来整个能源交易体系中的数据中心。
售电市场放开将带来多样的用户服务需求(居民、工业、园区、节能低碳等),以及大量智能终端的接入需求(工业4.0、分布式能源、电动汽车、智能家居、储能设备、机器人等),只有通过能源互联网才能实现能源供需的动态平衡,满足日益多样和智能低碳的需求。
未来售电公司商业模式将变为贴近13亿电力用户的全方位、多元化的综合服务商,并有机会转入能源互联网、四网合一(使电网与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等有机融合)。
因为建立售电侧市场与能源互联网是密切相关的,也就是说能源互联网应该是售电侧市场的一个技术平台。售电公司必须利用能源互联网,运用包括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了解用户们形式多样的能源诉求,再有针对性地为用户定制创新的综合能源解决方案。
值得市场关注的是,现有的能源企业(特别是售电商)、相关设备生产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将首先抢得发展先机,其中,售电商将成为“新型电商”和综合能源服务商,并且成为能源互联网的参与和投资主体。
未来商业模式包括互联网售电、售电平台、电能服务、需求侧管理、可再生能源交易、微网建设、分布式新能源、充电桩基础设施、大数据分析、能源管理、能效管理等各个方面。
例如,目前电力需求侧响应缺少技术平台,无法实现用户自由选择能源种类和能源供应商等。推动电力需求侧响应市场的放开不仅是我国能源互联网建设的切入点和售电公司进入市场的切入点,如果可以通过需求侧响应,减少用电高峰负荷,就能减少电力系统对发电容量的需求,从而实现整个电力系统的成本节约。这也是电力需求侧响应的经济价值所在。
另外,改新型电商带来的投资机会包括:分布式发电设施、需求侧储能装置和主动式配电网方面的投资,为了让用户能够在天然气、电能等用能种类上有选择机会(或者说在电、热、冷等能源产品上有选择机会),要实现气、电网络互联与转换,这方面的技术研发需求及其配套投资也将是巨大的。
二、最具有商业价值的是“互联网+电网”及由此延伸的四网合一。
电力网络的布点远比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更为广泛,它延伸到了每一个工厂和家庭,以及它们的每一个角落。由于电网的先天优势,注定了电网将在“四网融合”的进程中成为支撑力量。
四网合一是以新兴技术的不断进步,将彻底颠覆传统四大网络的行业结构、市场环境和商业模式,形成对资金、科技、产业的巨大集聚效应,有望成为新的投资亮点。
在四网合一的情景下,依托无处不在、无所不至的电网和电力智能化服务,结合网络社交、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的技术,拥有四网融合技术优势的售电公司将更具市场竞争力。
例如,能源大数据采集是实现互联网融入能源领域的第一步,具备能源工业大数据基础的互联网售电公司将更加容易把握能源互联网时代的节奏。
电网大数据大致分为三类:一是电力企业生产数据,如发电量、电压稳定性等方面的数据;二是电力企业运营数据,如交易电价、售电量、用电客户等方面的数据;三是电力企业管理数据,如ERP、一体化平台、协同办公等方面的数据。
三、基于高度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以及大数据分析技术,售电企业能够针对不同电力消费群体的用能习惯进行分析,来运用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个性化用电服务模式,同时用户也将有更多的用电模式选择,电力企业可以通过信息交互系统对不同用户的不同用电设备进行精细化管理控制。
例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又出现了一种新的电量处置方式,快速接近“互联网+能源”模式。日前,加州电网已经通过条款,允许企业可以购买屋顶分布式发电装置和商用电力系统所产生的电力,然后在达到一定配额后,就可以将这些电打包售往电力批发市场。
这个新举措堪称能源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电网的这一举措无疑使被分布式光伏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因为这样就给分布式光伏发电创造了一个除“净电量”结算外的全新收入来源,这为实现除“净电量”结算之外的另一种商业模式铺平道路。
加州独立系统运营商集团表示,包括公共事业单位在内的企业未来就可以将屋顶光伏系统的发电量、蓄电池的电量,甚至插入式电动汽车的电量更好的有机结合起来去电力市场销售。这个典型实例表明了小规模电源正在成为能源界的主力军。
由于成本的下降以及“零首付”租赁安装服务,家用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产业已成为加州太阳能发电领域增速最快的产业。2014年,加州家用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量同比增加了50%,而公共事业规模光伏发电装机量同比只增加了15%。
“互联网+能源”模式的雏形已经实现,也就是说现在加州的居民,如果自己家发的电量不够用,就可以购买其他家庭的屋顶太阳能板所发的电来满足自己家的日常用电。而这对传统电力企业来说无疑又是一场新的竞争。
在分布式光伏发电领域,发电量该怎样处置,一直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我国采取的是“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的模式,而美国的“净电量”模式与则是用户通过应用程序将自己家庭太阳能板所产生的富余电量直接卖给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