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公布2012年3季报,2012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7亿元,同比增长2.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0.38亿元,同比增长17.55%,每股收益0.26元。2012年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1.05亿元,同比减少3.1%,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0.16亿元,同比增长29.72%。
评论:
积极因素:
产品价格上涨带动毛利率提升。今年以来国际锂业巨头多次提价,国内碳酸锂价格从年初的3.7万元/吨上涨至目前的4.3万吨/年,公司电池级碳酸锂产品价格也同步上涨,公司产品毛利率同比、环比均呈上升趋势。毛利率提升带动了公司业绩的增长,1-9月公司实现净利润0.38亿元,同比增长17.55%。另外年产5000吨氢氧化锂项目预计年内投产。
自有矿山将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公司正在积极稳步推进雅江锂辉石矿采选一期工程的设计和建设工作,我们预计选矿厂最快2012年第四季度试生产,2013年下半年正式竣工投产。如果矿山建成达产后,预计自产锂精矿成本费用在1200元/吨左右,与目前进口锂精矿约2000元/吨的采购成本相比,可节约成本800元/吨左右,对应锂产品生产成本降低5000-6000元/吨,降幅达20%。
消极因素:
费用率上升,管理费用增长较快。公司费用率同比、环比均有所上升,第三季度费用率由去年同期的5.3%上升至11.8%,同比增长了122%,公司三项费用中管理费用增长最快。今年1-9月公司管理费用为0.19亿元,比去年同期的0.13亿元,增长了46%,费用率的快速上升将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
另外,全球经济受欧债危机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复苏的步伐放缓,下游行业需求如:玻璃陶瓷、消费电子和化工等需求增长存在不确定性,市场需求增长如若放缓会对公司产品销售产生影响,可能导致新建产能实际效果达不到预期,从而可能使公司业绩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业务展望:
参股航天电源,积极开拓下游锂电应用:公司核心产品电池级锂产品是生产锂电池材料的基础性原材料。近年来,随着储能电池、动力电池及新兴市场消费的兴起,锂产品将面临强劲的需求增长。同时,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而锂离子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核心。为了积极布局锂电下游应用领域,公司参股了上海航天电源技术公司(持股比例为20%),并按持股比例增资航天电源。航天电源核心技术来源于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航天811所),目前已经成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大力发展航天锂离子电池技术应用产业的支撑平台,承担了上海市“高性能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及管理系统产业化”重点项目。
目前,航天电源一期年产1500万安时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芯及集成系统生产示范线建设建成投产,具备中等批量(2000辆/年)中小型纯电动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组系统配套能力,目前已与上汽、东风等国内主力整车厂建立紧密的合作联系。随着动力电池市场的需求逐渐扩大,航天电源计划启动投资规模为4.5亿元的“年产5000万安时动力锂离子电池芯及集成系统生产和配套能力二期产业化建设项目”。该项目预计形成1万套纯电动轿车动力电池组系统集成配套能力。
公司以航天电源为平台参与到下游以中央企业为主力的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产业,推动上游电池原材料产业发展,有利于加快形成从上游矿山、中游锂电材料到下游动力锂电池的产业布局。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矿石提锂生产商和电池级碳酸锂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公司将立足于电池级碳酸锂产品,依托自有的矿产资源,通过增资入股航天电源,参与到下游以央企为主力的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产业,从而形成从上游矿山、中游锂电材料到下游动力锂电池的产业布局。我们预计公司2012-2014年每股收益将达到0.45元、0.55元、0.94元,对应PE分别为:66、54和31倍,维持“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1)工业级、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大幅下降对公司业绩造成的影响
2)锂盐产品下游需求减少,公司新增产能项目进展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