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华锐风电第三季度收入同比降82.12%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企业报 发布时间:2012-11-0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在一片哀鸿声中,作为风电业的大佬级企业,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未能独善其身,出现4年来首次年度亏损。
 
  华锐风电日前公布的第三季季报显示,公司1—9月份实现营业收入36.34亿元,同比下滑56.68%;从单季度经营数据来看,第三季度仅实现收入5.48亿元,同比下滑82.12%,扭转二季度出现的单季回升趋势。
 
  华锐风电给出的解释是:国家产业政策影响及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产品销售量及销售价格下降。
 
  不过,近期国家政策层面对风电行业的利好消息不断,这多少让业内对风电行业的未来发展感到一丝欣慰。有分析人士表示,虽然华锐风电如今身陷囹圄,但并不阻碍整个行业继续前进的步伐。
 
  亏损将延期
 
  据第三季季报显示,报告期内华锐风电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亏损为2.8亿元,这是华锐风电自二季度以来连续第二个季度出现亏损,而去年同期为盈利2.42亿元。
 
  而经营业绩恶化的因素主要来自于:产品售价低迷,需求不旺导致开工不足,第三季度毛利率降至-1.99%;市场竞争激烈、服务支持增加、利息收入减少等因素带来费用支出水平高企,第三季度单季期间费用率增至41.63%,环比提高26.87个百分点,同比提高35.73个百分点。
 
  截至11月2日收盘,华锐风电股价为5.63元,市盈率为-70.37倍。而华锐风电当初的发行价格为90元。
 
  在谈到华锐风电业绩下滑的原因时,华锐风电初始投资人阚治东曾表示,一方面有宏观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更要检讨自己,前期扩展步伐太大。
 
  在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微博]看来,“风电亏损也是需要一个过程,把产能做大就面临亏损。”
  季报同时显示,受宏观经济波动、行业及产业政策调整影响在手订单的执行;客户延迟付款,对公司财务费用和坏账准备产生了不利影响,华锐风电预计年初至下一报告期期末的累计净利润为亏损。
 
  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萧函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整个风电行业的业绩自去年就呈现下滑趋势,各大风电企业的业绩一直低迷。今年年中华锐风电为了降低利润损失而调低坏账计提比例的消息一经曝光,其业绩即大幅下挫,并且近期卷入的多起诉讼也是对其业绩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华锐风电与美国超导公司的4起合同及知识产权纠纷案正在审理中,美国超导公司共向华锐风电提起共计12亿美元赔偿金额的诉讼请求。其中,著作权纠纷一案已于10月26日在最高人民法院举行了听证,案件审理结果暂未公布。华锐风电与美国超导悬而未决的知识产权纠纷案仍然是公司海外拓展的最大隐忧。
 
  多条腿走路
 
  虽然目前以及一段时间内仍将处于亏损状态,“但公司正在努力。”华锐风电战略部于佳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目前季报中现金流的情况是好转的,“可以看出是整个公司在努力的一个方面。”
 
  事实上,为改善营收严重依赖国内市场的局面,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华锐风电加大对海外市场的开拓力度。通过在英国、巴西、澳大利亚等多地设立子公司的形式进行海外市场开拓。公司上半年出口收入2.80亿元,占总营收比例升至9.08%,海外拓展取得一定成效。
 
  华锐风电于2010年就宣布要进军海外市场,目前的部署正是按照其原计划进行。萧函认为,华锐风电当时不会想象到现在爆发的一系列危机。“要从困境中走出,华锐风电应该先放缓海外扩张计划,由企业内部着手、加强管理、调整结构,先解决内忧,才有实力和海外企业竞争。”
 
  “所有公司都不会一条腿走路,都会有很多的方案。”于佳告诉记者,“公司不会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某一个方面,海外市场的拓展是一个过程的问题。”
 
  在慢慢推进中,风电行业迎来了一个个利好消息。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消息称,“十二五”第二批风电项目拟核准1492万千瓦,另外安排分散式接入风电项目83.7万千瓦、风电并网示范项目100万千瓦,三类项目总计1676万千瓦,比去年8月发布的“十二五”第一批风电规划核准的2883万千瓦减少近半。
 
  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日前公布了第二批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补助目录,在300多个获补助的发电项目中,风电项目达239个。这可以看做是包括华锐风电在内的风电企业的一个重大转机。萧函表示,风电是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近年来发展迅速。尽管业绩从去年开始一直呈疲软态势,但是风电在我国长期能源战略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持续并加大投入是必要的举措。
分享到:

关键字:华锐风电 第三季度 收入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