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首屏板块>矿产资源开发与保障 返回

续航捉襟见肘 锂电池产业前景解读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前瞻网 发布时间:2015-08-1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随着智能手机以及电动汽车等事物快速发展,搭载其中的锂电池续航瓶颈正日益凸显。为解决电池续航痛点,近期国外的研究人员研发出了一种量子电池,据悉,通过多量子比特相互纠缠而产生的“量子加速”可以加速充电过程,因此使用量子电池充电比传统电池更快。不过,量子电池技术目前还存在技术局限,如工作稳定性以及存储电量过小等。

因此,锂电池仍将作为“主角”主宰智能手机市场,并推动电动汽车不断发展。锂电池分为锂金属电池与锂离子电池两种,由于锂金属电池有高技术要求限制,目前被广泛使用的是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是指使用锂合金金属氧化物为正极材料、石墨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的电池。与铅酸电池等传统电池相比,锂电池在同体积下容量更大,生产、使用与回收过程对环境污染小,因而近年得到大力推广。

目前锂电池已经广泛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与移动电源等3C产品中,但发展势头最为强劲的还当属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动力锂电池。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年1-12月,我国电池制造业主要产品中,锂离子电池累计完成产量52.9亿自然只,产量与上年持平,2014年锂电池整体市场规模达到952.16亿元,同比增长30.31%,得益于动力锂电池的快速发展,2014年锂电池整体市场规模达到952.16亿元,同比增长30.31%。

201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超过7万台,在其拉动作用下,我国动力锂电池产业规模达120亿元,同比增长200%以上。2015年1至3月,我国锂电池产品产量为10.4亿自然只,同比增长约为3%,远未与新能源汽车300%的增速匹配,动力锂电池产能远未满足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需求,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预计2015年我国电动汽车销量将达22万台,同比增长162%,动力锂电池实际产能将为5GWH,而动力锂电池需求约达12.5GWh,产值约合250亿。未来10年,我国动力锂电池产业规模有望突破1600亿元。

锂电池产业有望迎来十年黄金(1104.80, 0.70, 0.06%)发展时期,但电池续航痛点还是有待解决,这依赖锂电池关键材料技术提高。电解液、隔膜、正负极材料被誉为锂电池四大材料,其中正极材料的性能直接影响着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其成本也直接决定电池成本高低,其发展至关重要,当升科技、杉杉股份与中信国安(000839,股吧)等锂电池材料供应商发展值得关注。

分享到:

关键字:锂电池 储能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