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九九久:锂电新秀的成长“三步曲”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综合报道 发布时间:2012-11-20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从公司的发展历程来看,公司由单一的氮肥生产企业逐步向精细化工领域渗透,继而向锂电池新材料领域拓展,目前已经形成了“氮肥+中间体+锂电池材料”三大业务板块。公司新进入的锂电池材料行业毛利率水平远高于公司传统业务,有望快速提升公司盈利水平和成长空间。
 
    公司于2007年12月24日由江苏海通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设立,主营业务涵盖氮肥、医药中间体、农药中间体和锂电池材料等多个领域。
 
    成长第一步:传统业务产能稳步提升
 
  公司2011年启动新厂区搬迁工程,一方面,新厂区各生产线分布更加集中,便于进一步提升循环经济优势,另一方面,公司在搬迁过程同时新建生产线进行扩张产能,稳步推进农药中间体和医药中间体的产能增长。
 
  我们对公司传统业务的成长空间进行了估算,从公司的扩产计划来看,三氯吡啶醇钠和5,5-二甲基海因以及苯甲醛等盈利能力较强的产品产能扩张居前,从毛利指标来看,公司规划产能完全达产后,毛利收入具有32167/13911=2.3倍的增长空间。
  
    成长第二步:锂电池关键材料打开成长空间
 
  1、公司锂电业务布局选取产业链的高端材料环节
 
  公司2010年开始布局锂电池材料产业链,选取了国产化率较低并且盈利能力最强的两个环节进行布局—六氟磷酸锂电解质盐和锂电池隔膜。从锂电池产业现状来看,六氟磷酸锂和锂电池隔膜的国产化率最低,盈利能力较强,公司取得突破后可以在较长的时间内维持较高的利润水平。
 
  公司锂电池业务布局选取了产业链高端环节,未来盈利能力有所保障。当前锂电池产业链业务从上到下的主要环节为“锂矿产品—碳酸锂—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六氟磷酸锂电解质盐—电解液—锂电池隔膜”等,其中六氟磷酸锂和锂电池隔膜是国产化程度相对较低,未来市场增长空间较大的两大环节。以毛利率指标为例,六氟磷酸锂和隔膜业务的毛利率分别高达60%和50%,考虑到两个环节较高的技术壁垒,一旦产品开发成功,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将享受高毛利的利润空间。从公司的研发进展来看,六氟磷酸锂产品已经成功打开市场,奠定了行业地位,若隔膜业务在年底前研发成功,将进一步打开公司的成长空间。
 
  2、公司锂电产业具有9倍的潜在增长空间
 
  六氟磷酸锂业务已经奠定了行业地位,二期扩产项目建成之后总产能将位于全球前两位。公司在2011年中期建成了200吨/年的试验生产线,2012年1月扩产至400吨/年,目前扩建项目一期新增产能300吨/年正在进行生产调试,预计2012年底前总产能将扩大至700吨/年。考虑到市场消化能力,公司将扩建工程一期的500吨调整到二期实施,计划在2013年三季度之前新增1300吨/年产能,届时总产能将达到2000吨/年。根据我们从行业内调研所得到的信息来看,公司六氟磷酸锂产品品质较好,已经获得了下游电解液厂商的普遍认可。未来公司市场开拓进展有望提速。从公司公告信息来看,公司2012年上半年六氟磷酸锂销售收入达到1768万元,较2011年全年468万元的销售收入大幅提升,显示市场开拓正在提速。
 
  锂离子电池隔膜业务技术壁垒较高,盈利能力较强,目前高端市场依赖进口。锂离子电池由正负极、电解质及聚合物隔膜组成,隔膜系锂电池材料中技术壁垒最高的一种高附加值材料,参考国内已经产业化的上市公司信息,毛利率通常达到50%以上,占了锂电池成本的20-30%。锂离子电池隔膜一般采用聚丙烯(PP)、聚乙烯(PE)单层微孔膜、以及由PP和PE复合的多层微孔膜用为隔膜。以聚丙烯为例,其原料成本约为8千元/吨,而将其加工成隔膜后,其价值折算后可达300万元/吨,大幅升值几百倍。
 
  公司锂电池隔膜业务有望续写六氟磷酸锂业务的增长故事。公司2011年3月发布公告,计划新建2条湿法隔膜生产线,建成年1320万m2锂电池隔膜生产装置,预计累计投资9,836万元,其中建设投资总额8,236万元,铺底流动资金投资总额1,600万元。项目建设期约1.5年,其中:2011年下半年进行工艺设计、改进及厂房基础勘探、设计、土建招标等;2011年四季度进行厂房施工、设备采购等;2012年二季度进行设备、工艺管道、管件安装;2012年三季度进行设备调试。根据目前最新的进展,公司已经开始设备的安装调试,预计四季度开始试生产。根据公司公告预计,该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形成年销售收入13,200万元,实现利税5,206.08万元,税后利润2,796.63万元。
 
  公司如果在年底前顺利达产,有望跻身上市公司隔膜业务第一梯队。目前上市公司中成功实现隔膜生产的厂商较少,已经形成销售的主要有佛塑科技子公司金辉高科、沧州明珠等,近期成功生产出样品并送样检测的主要有南洋科技和大东南两家。考虑到隔膜产品认证期较长,大多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公司如果在2012年底之前成功实现产品试制,将抢占市场先机,有望跻身上市公司隔膜业务第一梯队。
 
  公司隔膜生产采用湿法工艺,主要瞄准消费电子类锂电,下游市场需求稳定。公司采用湿法隔膜工艺,和干法相比,湿法需要有机溶剂,其基本过程是指在高温下将聚合物溶于高沸点、低挥发性的溶剂中形成均相液,然后降温冷却,导致溶液产生液-固相分离或液-液相分离,再选用挥发性试剂将高沸点溶剂萃取出来,经过干燥获得一定结构形状的高分子微孔膜。在隔膜用微孔膜制造过程中,可以在溶剂萃取前进行单向或双向拉伸,萃取后进行定型处理并收卷成膜,也可以在萃取后进行拉伸。用这种方法生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微孔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从生产特性来看,湿法的制膜过程相对容易调控,可以较好地控制孔径、孔径分布和孔隙率。但制备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溶剂,容易造成环境污染,而且与干法熔融拉伸法相比工艺相对复杂。目前日韩厂商采用湿法工艺的公司较多,主要有日本旭化成、东燃化学、三菱化学、韩国SK化学和美国Entek等。从应用领域来看,湿法工艺更加适合制作更加纤薄的隔膜,特别适合于消费锂电的发展趋势。
 
  仅就锂电业务而言,公司布局完成后潜在成长空间9倍。我们对公司锂电业务进行成长性分析,为了审慎的原则,我们对公司两大主营产品的预期销售价格进行了调整,六氟磷酸锂预计未来销售价格中值在20万/吨左右,隔膜销售价格中值为9元/平米。根据我们的测算,以2012年整个锂电业务的预期净利为基数,公司锂电业务存在9倍的潜在成长空间。如果以公司2011年全年净利为基数,锂电业务也有将1.8倍的成长空间。锂电业务将成为公司的重要盈利来源。
  
    成长第三步:高强纤维新材料业务再接再厉
 
  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材料项目达产后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利润空间。公司于2012年3月23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投资建设年产3200吨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项目的议案》。项目建设投资为26,609.8万元,项目建设期为2.5年,根据项目的实施进度,于建设期第一个半年投入3,200.2万元,建设期第1.5年投入12,801.3万元,建设期第2.5年投入10,608.3万元。项目达产年流动资金占用3,707.2万元,根据各年生产负荷的安排逐年按比例投入,建设期第2年投入流动资金3,092.1万元,第3年追加投入615.1万元。
 
  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属于国家明确鼓励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虽然我国早已成为化纤的产量大国,但化纤一直以低档,普通品种为主,在高技术,高附加值纤维领域里还处于较低的水平,这和我国化纤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从国家十二五规划相关内容来看,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将在十二五期间受到国家大力扶持。
 
  根据公司规划,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项目预计在2014年中投产。该项目全部建成后,满负荷年份预计可形成销售收入52,800万元(含税),无税价为45,128.2万元,实现利润总额12,144.2万元,税后利润9,108.2万元,相当于公司2011年净利润的1.3倍。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12-14年EPS为0.35、0.46、0.61元,对应PE为32、25和18倍,考虑到公司隔膜和新材料业务有待后续验证,我们给予2013年28-30倍PE,对应目标价12.9-13.9元;给予公司“审慎推荐-A”的投资评级。
分享到:

关键字:九九久 锂电 新秀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