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吨苯甲醛项目成功投产有利于公司保持苯甲醛产品的连续产能。“万吨级药物中间体苯甲醛与系列脂肪酰氯联产工艺的产业化项目”由公司控股子公司南通天时化工投资10,160万元投资建设。此次达产的意义在于公司将保持苯甲醛业务的连续生产能力,新厂区产能达产之后老厂区的设备将逐步拆除,苯甲醛业务整体产能变化不大,此次达产之后,公司苯甲醛业务板块将进入扩建和衍生品建设阶段,为公司明年产能释放打下基础。
通过产学研合作设立纳米科技应用研究所,锂电池产业链拓展至纳米复合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和钛酸锂负极材料领域。我们认为公司此次产学研合作有三个主要看点:第一、产学研合作对象起点高。此次合作方沈同德博士是国家千人计划人选,拥有美国科研和产业化工作经历,在纳米科技和非晶材料方面经验丰富,为此次合作奠定了较高的合作起点;第二、双方优势互补,直接瞄准产业化。此次合作一期以中试生产线建设为主,直接瞄准现有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进程,之前科研团队已经成功完成了初期小试生产,此次选择公司进行中试线建设,主要是利用公司的资金和设备优势,进行中试生产线建设,打通产业化链条,从沈同德博士团队十月份中旬到公司参观开始,仅用不到一个月时间达成合作协议,从侧面反映了科研团队对公司生产环境和设备条件的认可。第三、公司在锂电池产业链的战略布局拓展至纳米复合磷酸铁锂正极和钛酸锂负极,未来有望打通“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六氟磷酸锂”整条产业链,为抓住将来锂电池行业高速增长机会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