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收购并注入成功,天齐锂业将从目前供应国内市场为主的锂产品加工企业,升级转型为掌握大量优质锂矿资源的跨国锂业公司,并跻身世界锂行业龙头行列。行业竞争格局生变,其他相关公司如何应对,能否迎头赶上,值得关注。毫无疑问,在政府加大新能源汽车产业扶持以及行业内部整合的大趋势下,锂电池行业将迎来较大的发展。
当前,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都将目光投向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战略。在今年4月18日政府通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其中就提出,将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要以纯电驱动为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推广普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节能内燃机汽车,提升我国汽车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争取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万辆,到2020年超过500万辆;2015年当年生产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每百公里6.9升,到2020年降至5.0升;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关键零部件技术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动力锂电池技术得到了较好发展,各种瓶颈问题也逐步得到解决,者都将推动锂电池在全球汽车行业的更加深入应用,加上政府政策的推经,锂电池需求有望大幅提升。
锂电池与镍镉电池、镍氢电池等相比,有体积小、质量轻、工作电压高、比能量大、循环寿命长、无记忆效应、低污染等优点,因而被不少企业作为重点实现产业化的核心抓手。当然,锂电池在使用寿命、稳定性、安全性等多方面还有待技术研发来突破瓶颈。
现将各主要锂业相关机构报告以及涉及公司进行梳理,供投资者参考。
相关报告:
日信证券新能源行业锂电池行业深度报告系列:新一代电池桂冠2012年8月1日
报告要点:
锂离子电池是新一代的电池桂冠
未来锂离子电池在手机、笔记本和平板电脑领域依然是王者君临,同时锂离子电池也会将其应用市场伸向现在相对成熟的镍镉的电动工具市场、镍氢电池的混合动力车市场以及铅酸电池的电动自行车市场。但这还不是锂离子电池的的终极方向,随着搁浅2年之久国务院印发的2012年7月《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的正式颁布,中国的电动汽车市场将翻开一片崭新的篇章,锂离子电池的黄金发展期还远未到来,锂电池依然是潜力无限的朝阳行业。
电动汽车市场将使锂电池应用走向华丽的新篇章
伴随着磷酸铁锂专利归属权的尘埃落定,美国计划2015年电动车市场的100万辆,日本计划第四代普锐斯混合动力车全面应用锂离子电池,德国作为汽车行业的大佬也加紧了电动车产业的规划,还有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提出了2020年,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500万辆的目标(尽管该目标可能难以实现),从以上事宜可以看出各国都在加强对电动汽车的产业规划,而锂离子电池无疑是未来电动车的电池首选目标,锂离子电池无论从目前的形势还是从当前的技术成熟度来说,未来的电池市场锂离子电池是绝对的赢家。
电动车市场的当前首要革新方向在于电池比能量的提高
现有的锂离子电池的比能量过低,无法达到纯电动车的应用要求。目前行业实际商业化应用的锂离子电池的比能量只有100Wh/kg左右,如此低的比能量,导致为了达到电动车的行程要求,电池的重量达到1吨,如2011年在杭州试点的纯电动车,其使用的电池是众泰控股和海马汽车(000572)公司生产的磷酸铁锂电池,每部车配备的电池重量达到1吨,这就造成了行程中有一半的能量实际上是背着电池在运行。如果能够让锂离子的比能量达到200Wh/kg或者更高,会让电动车省去更多的能量从而增加里程。
三元材料将赶超钴酸锂,磷酸铁锂整合本土优势浴火重生
2011年全球锂电池正极材料产销量约为63000吨,较2009年增长54%,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5%。从正极材料的市场份额看,钴酸锂、锰酸锂、三元材料基本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市场份额分别为43%、11%和38%,磷酸铁锂由于专利纠纷的解决,以及市场应用前景的明朗,发展很迅速,现已占据市场份额中8%,未来锰酸锂,三元材料以及磷酸铁锂的市场份额将逐渐增加,而钴酸锂的市场将逐渐被这三种材料所取代。而从三种材料的应用领域来看,在动力电池领域,锰酸锂和磷酸铁锂是最有前途的正极材料;在通讯电池领域,三元素复合材料最有可能成为替代钴酸锂的正极材料。
国内正极材料利润空间少,产能过剩,亟待寻求利润增长点
虽然我国锂电正极材料有全球4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供应的大多是中等以下品质的正极材料,利润水平不高,杉杉股份(600884)2011年业绩报告指出,其正极材料在其所有业务中属于负增长,这主要受整个行业内正极材料投资过大,产能过剩,价格持续下降所致。
金属锂矿作为战略资源备受关注
作为锂电池行业发展的战略必需品,正极材料生产所需的金属矿显的尤为重要,特别是近年对于锂矿资源的市场竞争尤为激烈,只要上市公司的业务涉及到锂矿资源,则该公司的关注度会受到空前提高,由此可知锂金属战略资源是如何的炙手可热,国际上碳酸锂的主要生产商有智利的SQM、美国的FMC和德国Chemtall,这三家公司包揽了全球80%市场份额。天齐锂业作为中国最大、全球第四的锂产品生产商,全球最大的矿石提锂企业,则占领了国内相当大的市场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