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能源转型:奥巴马该向默克尔学习4招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15-08-1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德国“能源转型”是从化石燃料、核能向可再生能源经济转型的最佳范例,然而它走得并不顺利。彼时的默克尔在一次次挫折中历练,今天的奥巴马也循着这条路走去,或许可以吸取前人的几点经验教训。

避免电力成本失控

“能源转型”建立在德国全面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基础上,始于2004年。德国采取上网电价补贴支持风能和太阳能。

这确实达到了预期目标:风能和太阳能项目的安装数量激增,然而电力账单随之飙升。德国电价已经成为仅次于丹麦的欧盟第二高。后来,默克尔逐渐削减对可再生能源的援助力度,2015年,德国对可再生能源负担首次下跌。

美国可能不会像德国那么辛苦,毕竟风能和太阳能的成本已大幅下降,且美国的水力压裂技术已使能源成本十分便宜。

电网现代化升级

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存在不稳定性,只有在有风和阳光的情况下才能发电,所以增加其入网的稳定性十分重要。

目前,德国不得不将多余的风电输送给邻国波兰和捷克,因为前者电网难以处理入网高峰。尽管德国已经成功避免了大范围停电,但却投入巨资建设“电力高速公路”项目。

庆幸的是,美国仍然有核电站作为可再生能源的替补,但美国电网相比德国更加不可靠,而且也更老旧,迫切需要升级。

增加公众参与度

成千上万的德国人抗议“电力高速公路”,对默克尔能否在关闭煤炭和核电站后提供可靠电力产生怀疑。

为了回避反对之声,奥巴马应该避免在任何地区建立可再生能源基地。他可以充分利用美国公司的先进技术,而不是在沙漠中建立大规模的分布式能源——用小型发电设备“分布式”接近电力贫瘠地区。

备战意外副作用

“能源转型”偶尔会对电力市场和公司产生“意外”的副作用。

有几年,“能源转型”面向电力市场的政策反而有利于煤炭,迫使德国政府不得不重新制定立法。2011年,德国决定关闭8座最古老的核反应堆。但随后的几年里,由于煤炭要弥补核电缺口,导致污染加剧,德国又将天然气推向了市场。

对公司的影响没有人能预测到。德国在2004年创造过太阳能行业的辉煌,一度是微型模块制造业的领军人。而中国后来者居上,德国的可再生能源公司开始走下坡路。

就连德国这样严谨、勤奋的国家都在能源转型的道路上迷失,希望美国不要重蹈覆辙。

(来源:彭博社,文章有删节、标题有改动)

分享到:

关键字:清洁能源 新能源 电价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