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德尔家居向石墨烯锂电池项目斥巨资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高工锂电网 发布时间:2015-08-1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锂电池加上石墨烯总能在资本市场上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尽管离真正的市场化应用还遥遥无期,但这并不能阻挡资本热炒的动力。

 

8月12日,德尔家居披露了定增预案,公司拟以21.81元每股的底价定向发行不超过9171万股,募资不超过20亿元,投向含石墨烯超级锂电池项目以及含石墨烯超级锂电池材料(负极材料、陶瓷隔膜和软包)项目,预计两项目达产后可增加年营业收入28亿元,年增加净利润4.5亿元。

 

根据定增预案,含石墨烯的超级锂电池项目总投资13亿元,设计产能为6.5亿瓦时/年,项目建设期24个月,预计完全达产后,可实现年均营业收入10亿元,年均净利润1.54亿元。含石墨烯超级锂电池材料(负极材料、陶瓷隔膜和软包)项目总投资9.97亿元,建设期24个月,设计产能为负极材料30000 吨/年、陶瓷隔膜7000万平方米/年、软包材料7000万平方米/年,预计达产后可实现年营业收入18亿元,年均净利润2.94亿元。

 

德尔家居定增石墨烯电池项目正是当下石墨烯电池概念在资本市场发酵的一个缩影。然而,什么是石墨烯电池?石墨烯电池前景怎样?何时量产?搞清楚这些问题或许才能厘清石墨烯电池在现阶段是否具有产业化的可能性。

 

石墨烯(Graphene)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平面薄膜,只有一个碳原子厚度的二维材料:只吸收2.3%的光;导热系数高达5300 W/m˙K,高于碳纳米管和金刚石;常温下电子迁移率超过15000 cm2/V˙s,比纳米碳管或硅晶体高;电阻率只约10-8 Ω˙m,比铜或银更低,为世上电阻率最小的材料。

 

正因为具有最薄、最坚硬、最导热、最导电的光环,石墨烯被认为是最完美的新型材料。但实际上,按照国际上的权威定义,只有1-2层的nanosheet才能称之为是石墨烯(Graphene),并且只有没有任何缺陷的石墨烯才具备这些完美特性。在现实中,石墨烯的批量化制备远比想象中复杂,且实际生产的石墨烯多为多层且存在缺陷,也就无法实现以上完美特性。

 

虽然当前 “石墨烯电池”这一名词很火热,但国际锂电学术界和产业界并没有“石墨烯电池”这个提法。国内外著名的材料研究机构相关专家认为,石墨烯在锂电池里面可能发挥作用的领域只有两个:直接用于负极材料和用于导电添加剂。

 

值得注意的是,专家们还表示,石墨烯直接应用于负极材料和导电添加剂并没有显著的优势。原因如下:

 

1、相比于普通的干法复合工艺,复合石墨烯并没有明显改善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反而由于石墨烯的分散性以及相容性问题而增加了工艺的复杂性而影响到批次稳定性。

 

2、石墨烯作为导电添加剂也没有明显的优势,跟碳纳米管(CNT)类似,石墨烯宣称的各项优异性能很难在锂电池的实际应用中真正实现,更何况实际应用中都是多层结构的氧化石墨烯,实际效果更是大打折扣。

 

“在石墨烯业界并没有‘石墨烯电池’的提法,这种提法是很不严谨的。”深圳六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子寒告诉《高工锂电》,石墨烯直接替代锂电池正极和负极都不现实,只能作为添加材料起到一些辅助作用,并且这种作用还没有得到实际应用的有限验证。

 

值得注意的是,石墨烯(单层)的制备成本也是一个很大的制约因素,按照国内现在的技术水平,批量化生产石墨烯的成本高达100元/㎡~200元/㎡,而如果无法实现稳定的批量化生产,制造成本则达到数千元每平方米以上。

 

许子寒坦言,石墨烯因为自身优良的特性受到材料行业的热炒,但言过其实的炒作并不利于行业的进步,三星和LG关于石墨烯材料的研究尚无产业化的时间表,国内资本市场热炒石墨烯的初衷和结果自不必多说吧?

 

分享到:

关键字:锂电池 石墨烯 电池项目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