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中国智能微电网近期发展情况和展望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分布式发电与微电网 发布时间:2015-08-18 浏览:

一、中国智能微电网近期发展情况

2012年3月,能源局委托中科院电工所、天津大学等科研机构开展《中国“十二五”微电网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研究,提出“十二五”期间在全国推广建设30个新能源微电网示范工程。2012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底建设30个新能源微电网示范工程。

1)微电网的主要技术路线是互补、互动、分组、多能、多源、多级、多模式、多类型和控制。

2)微网主要组成部分

3)微网主要控制技术

4)微网主要核心装备:

能量管理系统;协调控制与通信系统;就地控制与保护系统;分布式电源系统以及混合储能系统及其控制器。

5)微电网主要形式是交流微电网、直流微电网、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和微网群。

6)微电网的主要功能:改善电能质量,维持系统稳定;统一抽调控制分布式发电装置;通过储能,使分布式发电单元可调度;增强系统并网可靠性,优化能量管理;保障供电可靠性;提高新能源发电并网性能。

7)微电网并网技术标准体系:体系包括6类、11个子系列、20项标准,3项国标、1项行标正在制定。

二、中国智能微电网未来展望

1)我国发展微电网的目的

(1)最大程度接纳分布式电源。

微网将原来分散的分布式电源进行整合,集中接入同一个物理网络,并利用储能装置和控制保护装置实时调节以平滑系统的波动,维持网络内部的发电和负荷的平衡,保证电压和频率的稳定。

(2)节能降耗,提高能效。

微网同时满足供电、供热、制冷、湿度控制和生活用水等多种需求,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此外,储能单元的参与有利于对系统内部的能量进行调节,高效、合理地利用能量。

(3)解决无电地区供电。

在中国农村适合的地区,应以户、村为单元组成不同规模的微网,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分布式电源。

(4)满足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个性化需求。

微网具备实时在线监控的预警能力,提高微网内部负荷供电的可靠性。

(5)提高电网整体抗灾能力和灾后应急供电能力。

微网能够独立运行,可以迅速与大电网解列形成孤网,保证重要用户的不间断供电。在灾害多发地,组建不同形式和规模的微网,能在灾害后迅速恢复对重要负荷的供电,具有黑启动的能力。

(6)微电网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微网自治运行的特点与智能电网的自愈相类似;都需要根据用户的信息进行动态调整,实现供需平衡和优化运行;微网是智能电网安全防御和抵御自然灾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都能满足未来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都允许接入多种发电和储能单元。

2)我国微电网的定位

(1)满足高渗透率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接入和消纳。

当局部地区的分布式发电规模较大,对现有配电网运行控制造成较大影响时,则可以考虑采用微电网等先进技术手段,消除或降低高渗透率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接入带来的负面影响。

(2)满足与大电网联系薄弱的偏远地区的电力供应。

经济欠发达的农牧地区、偏远地区以及海岛等地区,与大电网联系薄弱,大电网供电投资规模大、供电能力不足,甚至大电网难以覆盖,采用微电网技术可解决这些地区的供电问题。

(3)满足对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有特殊要求的用户用电需要。

工厂、医院等电力用户对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满足重要负荷不间断供电的需求,采用先进微电网技术可提高供电可靠性。

原标题:吴鸣:中国智能微电网近期发展情况和展望

分享到:

关键字:微电网 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