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家电动出租车公司深圳鹏程电动汽车出租公司(下称“鹏程电动”)的一位司机对本报记者说,他们的运营没有受到什么影响,虽然有些乘客会跟他讨论纯电动车的安全问题,但免收两元燃油费让纯电动车较受欢迎。驾驶e6一年多,这位司机对其质量比较认可,“出过一些小毛病,但电池没有出过大问题。”
深圳“5·26”重大交通事故发生两个多月后,8月3日,该事故纯电动出租车质量鉴定专家组发布了鉴定报告:比亚迪e6“整车安全未见设计缺陷”。此次事故形态和严重性极为罕见,虽然e6纯电动出租车起火损毁,但并未发生电池爆炸的现象。
鉴定专家组由国内电动汽车整车及动力系统、部件安全、结构安全、碰撞安全、电子电气安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汽车交通事故鉴定、火灾调查、材料燃烧特性等领域的13名业内权威组成,他们就整车、车辆碰撞、动力电池、火灾及交通事故鉴定等五方面专项开展质量鉴定工作。
根据专家组的调查和反复仿真计算,GTR肇事车以约242km/h车速行驶,经制动减速,仍以约183~195km/h的车速与前方同向行驶、车速约81~83km/h的e6纯电动出租车发生严重碰撞,碰撞时两车相对速度超过100km/h。碰撞后e6纯电动出租车失控滑向右前方,而且进行了180度的旋转,边走边旋转80多米后,尾部与路边大树发生严重的“柱碰撞”,造成e6纯电动出租车损毁、3人死亡和车辆起火。
鉴定结论称,在e6受到两次严重碰撞后,车身后部及电池托盘严重变形、动力电池组和高压配电箱受到严重挤压,导致部分动力电池破损与短路、高压配电箱内的高压线路与车体之间形成短路,产生电弧,引燃内饰材料及部分动力电池等可燃物质。
鉴定专家组组长、中国汽车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志新说,如果是汽油车遇到如此罕见的事故形态,受伤害的程度会更严重。事故之罕见让北京交管局原副局长兼总工程师段里仁摇头,一位在福特从事事故形态数据分析近30年的专家也说从未见过这样的碰撞。
吴志新表示,该车动力电池确实没有爆炸,72节单体电池(占全部96节动力电池的75%)没有起火燃烧;动力电池系统在整车上的安装布局、绝缘防护及高压电系统设计合理。
为了证明这点,吴志新进一步解释,调查组仔细辨认了录像资料,工作人员听到12次响声,均为电池受热安全阀破裂而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