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中国光伏新政恐难撼欧美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和讯股票 发布时间:2012-11-1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光伏产业新政,美国人担忧的“组合拳”:产业新政一旦激活光伏应用内需,即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战略纵深,这是“打通一脉、舒活全身”,欧、美所采取的“守关”、“补贴突击”双线战术,将被中国拆招。

  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萧函认为,我们切不可对欧美的光伏政策掉以轻心,其既然敢“光明正大”地对中国光伏产品采取“双反”措施,准备工作想必早已办妥,中国的“组合拳”很难对欧美光伏市场产生实质性影响。

  第一,中国的组合拳能否有效、何时有效尚存疑问。为了挽救中国光伏企业,国家相关部门、电网公司、地方政府“瞬间”出台多项举措,调查欧盟多晶硅、增加光伏补贴、提高并网效率、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等措施纷纷出炉。不过,这套“组合拳”却仍未出现任何实质效果,光伏企业能否平安“活下来”、“活下来”能否看到希望还有待观察。

  第二,欧美“双反”是有备而来。欧美对中国光伏产品“动刀”并非一时兴起之举,而是经过严格周密计划后所采取的“高明策略”。欧美诸多国家从未将光伏行业作为地方政府的支柱型产业,光伏行业的发展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沉淀才有所突破。并且,德国开始转投风电、美国大规模开发页岩气、英国青睐天然气和核电,光伏产业的世界市场早已出现萎缩态势。“双反”中国光伏产品只是欧美国家政治外交策略的调整,国内相关企业太过于轻敌了。

  第三,中国光伏市场和欧美光伏市场存在本质上差异。国内的光伏企业均处在产业链的上游阶段,以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多晶硅及组件生产为主,而欧美国家则更注重光伏电池、光伏电站的建设,其处在光伏产业链的下游消费领域。中国的光伏企业难对欧美光伏市场造成实质性影响,而欧美收缩光伏市场却可以轻而易举的“封杀”“中国制造”。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指出,中国的“组合拳”对光伏行业而言是巨大的利好消息。国家相关部门、地方政府密集出台多项举措的同时还应重点做好监督工作,避免企业过度、过快的涉足光伏电站领域,从根本上解决产能过剩、结构失衡等问题。

  中投顾问《2012-2016年中国太阳能发电站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中国光伏业陷入“内忧外患”的艰苦境地,企业生存状况令人堪忧。国家相关部门加强内部市场开拓的做法比较明智,能够从根源上解决光伏业存在的顽疾。不过,在大部分多晶硅企业面临停产倒闭危机之时,帮助巨头企业“活下来”才是当务之急。
分享到:

关键字:中国 光伏 新政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