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50年代,前苏联就设计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小型的塔式太阳能热发电试验电站。在随后的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末,由于石油危机的影响,替代能源技术在全球兴起,其中太阳能源利用成为主要方向。但由于光伏电池价格昂贵且光电转换效率较低,多数工业发达国家都将太阳光热发电作为了发展重点,并投资兴建了一批试验性电站。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全世界建造的500kw以上的太阳能热发电站约有20余座,发电功率最大达到了80MW。但随着石油危机结束,光热发电技术不够成熟以及成本太高的问题得以凸显,其商业化利用试验因此停滞。
近两年来,太阳能光热发电再次成为国际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热点。相关数据显示,全球新增清洁能源投资流向大型太阳能热发电领域的趋势正日益明显,项目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美国BrightSource公司日前开建的392MW Ivanpah光热电站,以高达22亿美元的总投资摘桂全球投资最大的在建光热发电项目。而2009年7月,更有欧洲数国企业曾联合推出一项号称“欧洲沙漠行动”的光热发电项目规划,计划未来十年内投资4000亿欧元在中东及北非地区建立一系列并网的太阳能热发电站,希望以此来满足欧洲15%的电力需求。
资料显示,自2009年来,西班牙光热发电累计装机约582MW,在建项目超过600MW;美国在建项目近500MW,规划项目超过10GW;另外中东地区、澳大利亚、印度、南非等国也有规模不一的项目正在启动中。
据美国能源部Rueckert博士日前在三亚光热发电论坛上介绍,截至2011年8月,全球已经运行的商业太阳能热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352.65MW,在建项目3159.9MW,宣布要建的达14989.08MW。
太阳能光热发电产业化正进入快速发展期,而随着技术进步和产业化成型,这一产业在未来二十年内将迎来发展高潮。据绿色和平组织、欧洲太阳能热发电协会(ECSPLA)与国际能源署在2009年共同编写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到2030年,太阳能热发电能满足世界电力需求的7%,2050年满足世界电力需求的25%。
据此推算,到2015年,全世界太阳能热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要达到2446万千瓦,年均装机容量为546万千瓦;到2020年,全世界太阳能热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6858万千瓦,年均装机容量1260万千瓦;到2035年,全世界太阳能热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将高达83070万千瓦,年均装机容量更是超过4000万千瓦。
而欧盟也在2010年6月发布的“太阳能热电2025”报告中指出,到2025年,仅欧洲的太阳能热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就将达到6000万到1亿千瓦。
国内市场方面,除内蒙古50MW示范电站启动外,也屡屡传出五大电力集团以及部分大型企业集团在光热发电方面的立项消息。观察人士认为,如果所有已公布项目均能实施,2015年前我国太阳能热发电装机容量将达3GW左右。
无法否认,国内市场已处于加温启动阶段,业界对太阳能光热发电的发展前景已基本达成共识,各路资金更是跃跃欲试。
但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国内太阳能光热发电的规模化商业利用还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其中,技术成熟度、产业化基础以及发电成本或系统经济性等问题首当其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