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中国车市在连续六年蝉联全球第一后,今年或许因为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暴增而再获得一个新皇冠。荣誉的背后,却是轿车市场的悲哀。根据中汽协7月汽车销量统计数据,2015年7月同比去年下降19.71%,仅SUV车型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速度。
谁来拯救轿车市场?或许新技术和新能源能扶“阿斗”一把。
SUV火热,却并不能忽略“轿车市场依然是中国最大细分市场”这个事实。中汽协最新销量数据显示,7月份国内乘用车同比下滑2.5%,创17个月来新低。
轿车生存押注求新之路
马自达品牌的销售数据波动相当有代表性。马自达在华两大销售渠道中,一汽马自达7月份销量仅为5880辆,对比2014年7月的7316辆,同比下跌19.6%,7月跌幅几乎是6月的10倍;相比之下,长安马自达因新车和SUV车型的拉动,保持了连续23个月攀升。
为弥补现有产品力上的不足,一汽马自达近日将2015款阿特兹上市作为了企业营销的转折点。虽只是一次改款,却解决了主力高配车型科技配置不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2.5L车型的门槛拉低至20万元以内。
此外,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还宣布计划将在9月的法兰克福车展上发布全新跨界概念车。如无意外,这款车型将是一汽马自达的救世主。由此看来,一汽马自达的新车型投放工作已正式列入日程。
比亚迪完成技术和车型双逆袭
面临着“轿车尴尬”的不仅仅是马自达,也不会只是合资品牌,自主品牌更需要寻求新支持。
记者从比亚迪厂家获悉,在两个月前已进行全国上市发布的新能源车唐,因产能和推广补贴的原因,本月下旬才终将落地湖南。当然,其最终的补贴价格才是诱发市场蛋糕的主要武器。唐的指导售价为27.98万元起,在分别享受国家和长沙地方补贴后的终端售价为20.33万元,其中车主还无需考虑购置税的费用。
比亚迪在继秦之后,开始将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重心向“混合动力”、“SUV集群”发展。7月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量中,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再次超过美国、日本等传统强国,登上全球第一的宝座。这当中,身为轿车形式的“秦”单月销售4030辆。
显然,新能源技术赋予了比亚迪非传统轿车新的生命力。此外,唐虽然上市仅两月,但上市两个月的累计销量已达到1135辆,新车型的产品优势开始显现;纯电动车E6在1-7月的累计销量为3209辆,累计同比增长101%。新款E6的纯电续航里程由之前的300公里提升至400公里,全新电池技术的应用非常值得市场期待……
比亚迪与一汽马自达一样,都处于传统轿车的尴尬期,新技术与新能源成为它们改变命运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