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能源大规模使用与并网智能电网的矛盾
新能源发电在技术上已有突破且占电力总装机比例逐年增加,但由于这些新能源自身固有的缺陷使得新能源发电并网的问题难以解决。以风电和太阳能等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的特点是随机性强,波动性大,由此造成对电网稳定性冲击很大。目前部分地区规模并网的风电机组已经对电网系统电压、频率和稳定性等产生了影响。因此,新能源装机容量提升的同时,必须有效的改善其电能输出质量。而储能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新能源发电的随机性、波动性问题,改善电能品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使大规模风电及太阳能发电方便可靠地并入常规电网,是构建智能电网的重要环节。
2)电网调峰和我国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的矛盾
削峰填谷,实现平滑输电,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目标。就目前的调峰手段而言,主要采用需求侧管理:包括推进分时电价、鼓励错峰生产等,但这些制度性管理从理论可行性和实际效果看收效不明显;而更多的是调节电源出力情况,主要由火电担任调峰电站,而我国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造成了电力的长距离输送成为必然,客观上为电网调峰增加了难度,从经济性和可持续性来看,现有的调峰模式急需改善。
而储能技术尤其大规模储能技术可以有效实现需求侧管理,消除昼夜间峰谷差,平滑负荷,提高电力设备运行效率,降低供电成本。
3)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储能技术的突破是关键
电动汽车中的核心技术之一是先进的电池技术,储能储电技术应用于新型电池的开发,能够有效地促进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而行业目前亟需解决的就是电池技术的突破和成本的降低。2009年国家出台了《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了明确的硬性目标,到2011年要形成50万台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销量要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这就对储能产业的需求愈加迫切。
4)节能环保需要储能技术的推动
我国在节能减排方面面临着巨大压力,要在2020年,达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50%的承诺。集中发展和使用清洁能源是未来节能减排的主要趋势。而储能装置特别是大容量储能装置作为清洁能源的主要载体之一,既能够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又能节约国家投资,另外,储能也是扑捉能耗的重要应用技术之一,有着庞大的潜在市场需求。
由此可见,作为能源领域变革的突破口,储能技术的发展与储能产业的兴起是今后的必然趋势,孕育着巨大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