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河南电动汽车生产过热?

作者: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发布时间:2012-08-2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在国家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背景下,电动汽车在河南已经有遍地开花之趋势。
 
    河南多地上马电动汽车项目
 
    去年5月,三门峡签约年产10万辆电动汽车项目,并提出“到2015年纯电动轿车年产量达20万辆以上、实现电动汽车产业年产值500亿元”的惊人目标。今年1月初,一个总投资30亿元、年生产能力15万辆电动汽车的项目落户驻马店。1月末,信阳福英纯电动汽车公司生产出了信阳自己的纯电动汽车。3月,新郑市政府签约,将在新港工业聚集区投资18亿元建设一个占地900亩的电动汽车产业基地,设计年生产能力20万辆。5月,一款“郑州造”的纯电动汽车通过性能测试,百公里耗电9至15度,续驶里程突破500公里,创国内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新记录。
 
    记者调查了解,河南电动汽车的发展始于该省规划。2010年12月,河南省政府下发《河南省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穴暂行?雪》,根据该《规划》,河南省电动汽车发展的总量目标是:到2015年,电动汽车实现规模化生产,生产能力达到25万辆,包括电动客车、电动乘用车、电动专用车、电动场地车等。
 
    事实上,早在省政府规划出台之前,嗅觉敏锐的各地方政府就已经上马了不少相关项目。规划的出台,似乎更是给各地政府注入了一针兴奋剂。各地根据规划中的定位,纷纷“按图索骥”,大力引进电动汽车相关项目,并出台了五年发展规划。现在,郑州、新乡、南阳、信阳、驻马店、漯河、三门峡等9个市,都在上马电动汽车,投资少的5个亿,多的在几十亿元。目前还有几个地市正在做前期规划。
 
    对此,河南省工信厅厅长杨盛道说,国家重视电动汽车产业发展,那些原来在传统汽车领域排不上号的小企业、业外资本,纷纷把电动车作为“出人头地”的良机。不管有没有技术、资金实力够不够,都蜂拥而上。“而这些盲目上马的电动车项目背后,往往又有急于发展当地汽车企业的地方政府的高度支持。”
 
    电动汽车“困局”
 
    2010年12月11日,海马电动汽车示范运行交车仪式在海马集团郑州基地第三工厂举行,首批示范运行的20辆海马王子纯电动汽车,被交付至郑州市经开区和高新区相关运行试点单位。
 
    事实上,虽然海马郑州工厂生产的电动汽车通过了国家的公告,但是他们却遇到了困局:因为价格太高,顾客感到性价比不高。因此,他们生产的电动汽车,除了政府和单位的公务用车做示范运营外,销售对象也是内部职工。
 
    据了解,在电动车产业化序幕尚未开启,针对私人购车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仍未到位以及充电站和充电桩等配套基础设施尚不完备的情况下,车企将主要精力投入纯电动汽车的量产,无疑是一场“豪赌”。海马也不例外。
 
    作为国内在新能源领域起步较早的自主品牌,海马早在2005年就首先确定了新能源研究方向。根据公司布局,海马郑州公司主要精力放在小型中速纯电动车,2011年11月,他们自主研发的海马王子中速纯电动汽车,顺利取得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上了这个目录,意味着可以公开销售。
 
    现在,海马王子纯电动车在郑州经开区和高新区示范运营有一年多了。但到目前,还没有个人用户来购买他们的电动汽车。“海马小王子电动车,售价在一二十万,太贵了。”在郑州市园林局工作的王先生近日考察了海马的电动汽车,虽然对充电时间、续航能力、外形等比较满意,但因为价格的原因,最后还是决定放弃了。“同类型的燃油汽车,价格只有几万元,花一二十万元,能买一台不错的汽车,即使油价高,也认了。”
 
    海马郑州公司副总经理孙伯介绍,由于电动汽车还未完成产业化,故此价格确实有点贵,想推向市场不容易。
 
分享到:

关键字:河南 电动汽车 生产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