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我国是全球光伏组件企业的主要聚集地,辉煌期曾培育出无锡尚德这样的国际领先上市企业。但随着赛维LDK、尚德等巨头的破产消息的不断传出,大量中小型光伏企业破产、老板跑路的新闻频现报端,中国光伏产业风光不再。曾经高投入、高产出、高利润的“三高”光伏产业,似乎瞬间就走入了低谷。
受到2010年光伏产品热销的鼓舞,去年下半年国内很多企业开始迅速扩大产能,这些产能正好在今年释放,又逢国际市场需求低迷,两者叠加之下就造成了阶段性的产能过剩,供需进一步失衡。
2011年全球的光伏组件产能约为50GW,其中中国已有及在建的组件产能总量约在30GW,而2011年全球新增的装机容量只有29.7GW。以此计算,去年一年中国的产能就能满足全世界的需求,有约20GW的产能处于过剩状态。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从行业发展角度分析认为,光伏产业作为朝阳产业,还处在飞速发展期,虽然目前的数据相差过大,但是按照欧洲光伏产业协会的预测,未来5年全球光伏装机容量将至少增加138.2GW,长期看并不存在产能过剩。“每个处于快速发展期的行业都面临产能扩张,但节奏至关重要,在光伏市场需求不明朗的情况下,国内光伏生产商产能扩张显然过快”。
目前我国太阳能应用市场启动缓慢。80%和0.8%分别是我国光伏产能在全球总产能的占比和中国光伏应用市场在全球市场的占比。悬殊的比例差距,映衬出我国光伏产业内外供需失衡的现状。
此外,还有一个不能被忽视的原因是,光伏的市场空间看似广阔,但太依赖政府补贴和传统能源的比价,并且明显依赖国际市场,不可控因素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