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众所周知,中国光伏制造产业在短短数年间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没有改变的是,95%以上的产品仍然依靠国外市场消化。随着欧债危机的不断延续,欧洲对光伏市场的补贴大幅削减,市场需求出现大幅萎缩,再加上美国对中国光伏组件产品实施“双反”,欧洲又可能步其后尘,使得中国光伏企业的生存雪上加霜。这也是产业步入寒冬的重要外部因素,透露出我国光伏业严重依赖出口的弊端。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说,“如果不是遇到欧债危机,欧洲市场需求迅速萎缩,与我们之前的预期相差悬殊,光伏产业问题不会这么早暴露出来”。
然而,欧洲市场需求萎缩并不是需求较以前低,相反今年还有所增加,但相对而言,当市场增长的速度远低于企业扩充的速度时,也会产生过剩。
2011年产能扩张的速度远快于市场需求的增速,产能以100%的速度在增长,而市场需求的增速只有50%,这使得一年来光伏产品价格平均下跌约50%,市场销售的光伏组件从1欧元/W降低到最低的0.48欧元/W,出现了企业出货量增加,利润却在下滑的情况。
超日太阳董秘顾晨冬坦言:“现在看企业的经营情况,已经不能从出货量看了。有些企业为了维持生产,即使零利润也在出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