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从日本再生战略反思中国制造和市场出路

作者: 来源:中国电池网 发布时间:2012-09-0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基于“3.11”大地震后面临的形势,日本对自身经济增长战略做出了调整,出台了《日本再生战略》,规划了日本到2020年的目标及实现目标的路径。应该说,日本当前面临的一些难题,如少子老龄化、能源制约等,同样也是我们碰到的难题。从日本的战略中,我们可以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1、让经济增长与财政健全化同步发展

    《日本再生战略》期望2011年度至2020年度GDP名义平均增长3%,实际GDP增长2%。为此,日本政府希望通过推进日本再生措施,最大限度发挥全球化优势,增强日本国内经济的活力。同时,使殷实中间层复活,进而形成良好发展的循环。通过这些措施,有望让国民收入增加,附加价值生产率得到提升,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我们应该借鉴日本政府的做法,最大限度发挥全球化优势,除了培育非价格竞争力较强领域,还要通过推进与新兴国家之间进行价格竞争领域的业务调整,改善贸易条件。同时,为给可在海外市场获得高额利益的产业提供“走出去”的环境,大力推进高水平经济合作为首的一些政策措施。为增强国内经济的活力,应通过扩大经济增长资金的供给,推进规章制度改革,形成可促进新企业创业以及老企业转型的环境,继而实现可在社会上广泛产生创新的环境。

    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世界各国对财政风险普遍担忧。经济增长与财政健全化就像车的两轮,要同时加以推进。社会保障和纳税一体化改革是指通过确保社会保障的稳定财源,建立令民众放心的社会保障制度,减少人们的不安,促进消费,扩大经济活动,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平台。可以说,只有通过实施社会保障和纳税一体化改革,才能够实现财政健全化目标。
 
    2、实现经济增长首先要解决能源制约问题
 
    日本面临能源制约并非首次。1970年代石油危机之际,为了降低对石油的依赖度,日本推进了替代能源的应用。在节能方面,出台了节能法,成为工业领域积极推进节能投资的后盾,还使得建筑等节能也取得进展。后来对节能法进行了修改,通过实施领跑者制度,推进家电的高效率化、汽车的燃费改善,使得日本产品在海外市场备受好评,带动了日本经济增长。通过阳光计划、月光计划等新能源与节能的长期性研发项目,支撑了未来的日本能源技术。

    可以说,在石油危机时,因石油供给制约,致使能源成本上升。随之而来的节能投资,替代能源投资,反而使得成本竞争力上升。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新的能源供给方式,培育了新的生活方式,由此产生了经济增长的推进力。在《日本再生战略》中特别强调了两个方面:

    (1)以家庭为主角(双向调整需求与供给关系的变革)

    绿色创新这一信息通信技术与能源技术相结合的技术创新大潮有可能推动以往“接收”身份的家庭和企业等需求侧成为能源流通领域的主角,应用热电联产等分散型能源系统也有可能得到扩大。而且,为了克服传统的大规模电源集中型供给中心的电力系统的脆弱性,需要同时将需求侧与供给侧纳入视野来开展政策。

    可再生能源、家用燃料电池等新紧凑型能源供给技术的出现,让各家庭有可能成为电力供给者。同时,近年能源消费增大的工业与家庭,能够通过可视化节电效果来确认节能节电的空间,产生节能节电相关产品的新市场。要把这一节电经验持续下去,需要建立需求与供给互相紧密结合的新市场培育模式,而日本政府意识到应该发挥引导作用。同时,还应进行能源结构调整的研究,基于构建与大规模电源集中型截然不同的分散型能源系统,提升送配电网的中立性,进一步实施电力系统的改革。

    (2)从纵向转换为横向

    绿色创新不仅仅是指能源领域,还包括通过与通信、交通与汽车、建筑与城市、医疗、安全与安心等领域的新结合,发生连锁创新,实现社会变革,培育新的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进化。

    产业政策应该从对应的市场与社会变化,从每个业种进行纵向思考。在此基础上,进行横向思考:未来是什么样的社会,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技术?由此,才能准确制定产业政策。

    那么,政府在解决能源制约过程中,具体需要发挥什么作用呢?首先,政府需要设定目标,通过“可视化”,共享企业与家庭的能耗目标,推导社会能耗的方向性;其次,推进可提升电网中立性的电力系统进一步改革,在公平公正规则下,建设价格机制动态的竞争市场,提高家庭受益水平。第三,应对能源市场变革的送配电网升级,天然气管道等新公共平台建设,都需要政府提供环境条件。政府应该鼓励运用信息通信技术,建设高效能源应用的智能社区等平台,形成更加高效的、便捷的基础设施;第四,开创新市场方面,政府在财政层面的作用也很大。政府需要考虑对催生新技术的长期性研发,催生高端技术的原始需求等进行投资和扶持。同时,政府需要管理和完善民间企业自身无法承担的风险,有时要作为投资促进,可以通过政府提供资金,促进民间金融机构投资等手段,促使资金流入新市场,使市场得到扩大。

    3、重在执行

    受日本大地震、日元升值等影响,日本经济空洞化风险进一步升高。化危为机、不陷入经济萎缩、推进培育新产业、创造新附加值等是日本经济面临的主要任务。《日本再生战略》认为:如今,日本需要的不是以往成功的制度或政策,而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持续发展的经济方式,是不断保持新型产业结构的“创造式创新”。因此,《日本再生战略》清晰地认识到“不挑战的风险”比“挑战后的风险”更大,强调“重在去做”。

    为此,《日本再生战略》制定了11项增长战略和38个重点政策,并要求对政策实施所需的预算进行保障。

    参考日本的战略落实方法,建议我国在经济发展上,除了划定几个重点战略新兴领域之外,还需继续最大限度调动支撑经济发展的中小企业活力。同时,在预算分配上需要努力发挥预算的功能,提高预算的执行力,加强对其执行效果的督查,根据督查结果及时作出调整,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具体来说,就是做到如下几点:

    (1)以重点领域为中心,从需求阶段开始,彻底排除各地方政府和中央部门机构中类似政策预算的重复项,以及间接性相关预算的累积计算。

    (2)彻底进行跨部门机构的横向预算分配(按重点分配)。

    (3)通过促进积极地应用财政投融资,税制调整以及法律法规改革,金融政策等综合手段,保证按重点分配财政预算的实效性。

    (4)研究部署实施跨各部门机构的大胆预算调整机制。并非一律削减各地方政府和中央部门机构预算,而是按照每个政策领域、每项政策,实现有张有弛的分配。同时,为了确保其实效性,加强横向(按照不同政策)审查职能。


 

分享到:

关键字:日本 再生 战略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