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新能源汽车突破关键在商业模式探索

作者: 来源:综合报道 发布时间:2012-09-03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随着我国汽车业进入“微增长”时代,推动产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热门话题。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朱福寿1日在此间表示,作为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新能源汽车,受多方面制约发展缓慢,应重点探索合理的商业模式,充电、换电相分离,从而实现产业突破。
 
  朱福寿在2012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说,去年以来,我国汽车业已进入“微增长”时代。2011年全国汽车销量仅增长2.45%,今年1至7月份也只销售了1097万辆,同比增长3.56%。
 
  制约我国汽车市场保持高速增长的原因除了有宏观经济影响外,更受到了能源、环境、交通等因素影响。“我国汽车产业必须加快转型升级,从规模扩大转向质量效益型发展。”朱福寿指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但目前在推广、产业化、市场化上并不理想。
 
  “去年,整个行业真正的纯电动汽车也只有几千辆,与我们2015年的要求差距还非常大。”朱寿福分析认为,短期内实现纯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长距离行驶并不现实。主要原因有电池续航历程成本增加、寿命等难题短期内难以突破;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充电设施难度大;大规模普及可能会对电网安全形成挑战等。
 
  不过,新能源汽车在区域性运营方面市场前景广阔。朱寿福表示,近期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突破口,应当是在公交车、出租车、上下班代步用车、公务用车等区域性运营领域。这些方面往往行驶里程短,充换电站的建设有便利性,对于节能减排效果突出。
 
  “新能源汽车的突破关键是能找到合理的商业模式。”他建议,对于新能源汽车应采取换电为主、充电为辅的策略。处理好汽车厂、电池供应商、电网、运营商、客户等关系,协调好相互间的利益。在换电模式上,主张换电和充电设施相分离,可以考虑利用现有的维修站等来建设简易的换电设施,发挥多个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投入成本低,操作可行性强。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 汽车 突破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