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上半年跨国车企在华销量扫描(上)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汽车报 发布时间:2015-08-30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近日,跨国车企陆续公布了上半年全球销量及在华销量数据,本报根据这两项数据计算出了车企的中国销量在其全球销量中所占比例。从中可以看出,虽然上半年中国车市不乐观,但中国市场依然是全球车市的中坚力量,通用、大众、现代起亚、标致雪铁龙等车企的中国销量占比依然居高不下。此外,在中国市场销量排行前十的跨国车企中,除了大众、现代起亚外,其他车企多多少少都有增长,并没有那么不景气。

大众

中国销量:174.3万辆

中国销量占比:34.6%

今年上半年,大众(中国)及其两家合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汽车交付量达174.3万辆,同比下跌3.9%。经济增速放缓、越来越多的城市进行汽车限购、股市动荡等因素影响了大众今年在华汽车销量。

从具体品牌来看,大众品牌上半年在华交付量为129.8万辆,低于去年同期的139万辆。基于品牌认知度的提高,斯柯达上半年在华共交付13.83万辆,同比增长5.8%。

大众汽车集团营销负责人克里斯蒂安·科林勒表示,大众今年全年在华销量可能会出现轻微下跌。为保持大众在中国市场的领先地位,大众汽车集团表示将在各细分领域推出60款新车型,其中15款针对中国市场的车型正在进行本土化生产。

通用

中国销量:171.9万辆

中国销量占比:35.4%

今年上半年,通用及其合资企业在华销量刷新历史纪录,达到171.9万辆,同比增长4.4%,主要得益于通用在SUV和MPV这两大领域产品组合更丰富。鉴于通用上半年全球销量为486万辆,中国销量所占比例达到35.4%。在所有车企中,通用的在华销量所占比例最高,可以说最依赖中国市场。从品牌来看,今年上半年,别克品牌在华销量为43.6万辆,同比增长4.3%,创在华销量历史新高,旗下英朗GT和XT共售出10.78万辆,表现可圈可点。雪佛兰品牌同比微增0.6%至31.74万辆。五菱品牌售出76.4万辆,同比下降5.5%。

通用CEO玛丽·博拉称:“中国市场正经历一些挑战,尽管如此我们仍将继续保持在该市场的优势,我们相信下半年的表现会比上半年出色。”通用中国总裁钱惠康表示,为保持今年下半年的持续增长,通用将在华继续推出更多全新和改款车型,例如全新雪佛兰迈锐宝和宝骏560 SUV等。

现代起亚

中国销量:84.65万辆

中国销量占比:22%

今年上半年,现代起亚在华总销量为84.65万辆,同比下降3.7%。其中,现代汽车在华销量为54.34万辆,同比下跌4.4%;起亚汽车在华销量为30.31万辆,同比下降2.4%。

由于中国车市增速放缓,跨国车企在华的竞争更加激烈,再加上日元、欧元对韩元相对贬值,现代起亚在华竞争优势有所减弱。为了提振销量,现代起亚在中国采取多种措施,例如降低胜达和ix35的在华售价,同时提升折扣力度,重新考虑在华产品阵容。

此外,现代起亚还表示在下半年将新车效应发挥到最大化。今年下半年,现代汽车将推出6款新车型,起亚汽车将推出5款新车型。这11款新车中有7款会陆续进入中国市场,例如全新途胜、新一代伊兰特、起亚全新K5等。

日产

中国销量:58.8万辆

中国销量占比:21.6%

今年上半年,日产在华销量为58.8万辆,同比增长5.7%,主要得益于奇骏SUV、轩逸紧凑轿车以及合资自主品牌启辰的需求增长。

日产原计划今年在中国销售130万辆新车,但上半年销量不到目标的一半,为了破局,日产希望通过新车发力。8月8日,东风日产旗下中型SUV新楼兰正式上市,将在下半年发力,有望给日产在华销量带来利好。蓝鸟也将在年内上市,日产下半年的销量或许会有更好的表现。日产CEO卡洛斯·戈恩预计,今年全年日产在华销量将同比增长6%,达成130万辆的销量目标。

福特

中国销量:54.35万辆

中国销量占比:16.65%

今年上半年,福特在华总销量为54.35万辆,同比微增0.1%。其中,福特在华乘用车合资企业长安福特今年上半年销量为39.5万辆,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福特在华商用车合资企业江铃汽车的累计销量为13.37万辆,同比增长2.6%; 进口车型销量为14856辆,而去年同期为18360辆。

福特翼虎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4%至65767辆。包括福特翼虎、翼搏、锐界和探险者在内的福特SUV家族销量达11.87万辆。

福特表示,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车市场,今年中国新车销量可能与去年持平或者下滑。不过,福特预测该公司今年在华表现会“相当不错”。据了解,福特下半年陆续在华推广5款新车型,包括福特金牛座、全新福特撼路者、新福特探险者、全新福特福克斯和新福特福克斯ST。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