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新能源上网受阻 电力体制亟需改革

作者: 来源:电源世界 发布时间:2012-09-0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据国家电网公司日前召开的2012年年中会议通报,上半年,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分别新增风电、光伏发电并网容量576万kW和10万kW,同比分别增长29.7%和4.7%;消纳新能源470亿kWh,同比增长22.4%。

    但是,国家电网的这一消纳风电的速度,发电企业并不满意。“并网容量并不等于上网电量。” 龙源集团的内部人士介绍,2011年中国风电并网容量新增1600万kW,累计达到4700万kW,年发电量800亿kWh,同比增长60%以上,但是因限电严重,风力发电仍整体亏损。

    据可再生能源学会风电专委会的统计,2011年全国主要风电场限电比例总体达16.92%。业内人士介绍,限电比例超过12%就会出现亏损。

    造成限电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新能源的供能过程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而且随机出现的间歇性电力对受端系统动态稳定有较大程度的影响,电网出于安全性考虑并不愿意吸纳新能源。

    其次,大型新能源基地的大规模集中开发,因未能明确具体的消纳方案和跨大区送电电网工程,即使并入了本地区电网,也会因本地区消纳能力有限而出现实际发电出力受限、风电场弃风现象。

    再次,新能源发电项目与配套电网项目审批相脱节。新能源发电项目核准时,很少明确具体的配套电网工程。两者核准分属于同一能源主管部门的不同司局,由于缺乏有力的协调机制,常常导致电网核准滞后于发电项目,电网工程难以做到与发电同时投产。

    更重要的是,新能源的发展影响了电网的利益。一方面,新能源能量密度低、随机性、间接性、经济性低等特点,增加了电网的建设成本和调度成本;另一方面,电网的盈利模式在于发电环节与终端销售环节之间的“价差”,而新能源上网电价较高,影响到了电网的价差收入。

    要破除上述困扰,除了努力提高相关技术水平外,必须大力度推进电力体制改革。按照当初电力体制改革的设想,政府需对电网企业的定价执行“成本加成”模式,也就说,电网企业只负责传输电力,不参与买卖电力。然而,我国电价市场化改革始终停滞不前,电网的“输配分离”仅停留在口头上。电力体制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否则,新能源的发展将失去动力,调整能源产业结构、构建现代能源产业体系也将成为空谈。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 上网 受阻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