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电池模式最为理想,也最不现实。换电池模式依赖于电池租赁公司的运营,车主可以在任何时间仅花快充的时间达到慢充的效果,因此集合了选择充电桩慢速充电和充电柜快速充电的全部优点,被认为是最理想的充电模式。重要的是,租赁公司利用夜间充电,同样能达到协助电网供电上的削峰填谷但是换电池在短期内最为不现实。最直观的就是普通电池基本在百斤以上,若是客车还要成倍增长,如果全部依赖人工换电是不现实的。比较现实的障碍是,考虑到国内锂电池厂商众多,各自优势不同造成的不同材料、不同容量,经过排列组合造成电池种类过多,在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行业标准之前是不可能实现的。即便行业标准大大降低了电池种类,电池租赁公司也需要很大的资金作为前期投入,而且电池维护成本高,易损坏报废,运营风险较高,若前期没有政府高补贴作为过渡,就估计很难有企业愿意涉水这个行业,但目前很多公司,例如佛山照明已开始关注这个行业。
短期充电站+充电桩,待换电池条件成熟,实现充换电一体式站。综合来看,短期内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问题仍以布点充电站为主,其中站内充电柜为主,慢速充电桩为辅。并在条件适合的停车场和小区尽量增设充电桩作为补充。待换电池模式条件成熟,再整合进系统。具体运作模式上,可以自行建立换电池网点,也可以依附于充电站设立网点,最终形成理想中的充换电一体式站。
充配电设备商受益于充换电站建设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基础条件,国家电网规划十二五期间充换电设施投资将超600亿,市场空间巨大。此次新能源汽车规划确定以纯电动汽车为主要战略方向,未来新能源汽车将采用全充电形式,因此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基础条件。充换电站网络的形成更有利于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根据国家电网的规划,十二五期间将新建充电桩54万个,充换电站2900座,预计总投资超过600亿元,充换电设施市场空间巨大。新能源汽车规划也将促进充换电设施建设加快。
充换电站建设拉动充配电设备需求。充换电站建设除了征地成本和建设施工成本之外,核心硬件主要包括充电设备、配电设备、辅助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充电柜、充电桩、变压器、继电器、配电柜、电缆、有源滤波器、电能监控系统等。其中最具备投资价值的是充电柜、充电桩、有源滤波器(针对谐波污染)、电能控制系统。原因是:(1)它们是较为特殊的电力设备,且行业竞争较小,毛利率较高;(2)未来充电站的大规模建设会对其整体需求形成强劲拉动,因此相关企业会优先受益。此外,尽管变压器、继电器、配电柜、电缆的需求会有所增加,但对相关企业而言,行业竞争较为充分,且充换电站的需求只是其中较小一个方面,对整体需求的拉动作用有限。
充电柜市场容量非常大。由于慢速充电桩造价低,且主要是针对停车场和小区,因此充电站的建设最主要的投资对象是直流充电柜。按照国网十二五规划将在2015年底建成2351座充换电站计算,同时假设每个充电站需要5个充电柜(根据深圳大运中心站6个充电柜、和谐站3个充电柜),每个充电柜采购成本22万元计算,刨除已经建成的24座充换电站,预计2327座充电站将拉动25.6亿元的充电柜市场,复合增长率高达150.4%。若考虑南网的充电站建设需求和石化系改装的需求,充电柜的市场规模将远不止这些数字。
以奥特迅为例,其相关产品毛利在40%左右,这在电力设备行业的公司里是算是非常高的(一般变压器、电缆的毛利率最高在20%左右)。随着日后行业壁垒降低,这一现象将有所改变。国内相关公司还有许继电气、珠海泰坦和烟台玉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