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储能业井喷 铅酸电池再谋“江山”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发布时间:2012-10-03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在狂热的储能技术争霸赛中,铅酸电池决意要抢占一席之地。
 
  2010年6月1日,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和发改委曾联合下发《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下称《补助办法》)。其中规定,享受政策补贴的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不包括铅酸电池。
 
  揭秘最佳电子商务平台 秘闻!行情近期可能发现大逆转 机构资金流向已发生巨变! 主力资金正密谋全新布局!   但这似乎并没有影响到铅酸电池从业者们的壮志雄心。
 
  “锂离子电池与铅酸蓄电池相比确实比能量高,但受制于电池制造技术和电池管理系统的研究短期内很难获突破,3-5年内并不能助推电动汽车的产业化。”中国电器工业协会铅酸蓄电池分会副理事长、超威电源有限公司(00951.HK)(下称超威动力)副董事长周龙瑞表示。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铅酸蓄电池分会副理事长、浙江汇同(控股)电源有限公司(下称浙江汇同)副总裁朱文武表达了相似的意见。在他看来,电动汽车很可能重走电动自行车发展的道路,“可能不超过3年,马路上就会到处都是铅酸电池提供动力的汽车,那时国家很可能默认铅酸电池的地位。”
 
  实际上,因为亲身经历过电动自行车在“夹缝”中发展,倒逼执管理部门承认的“光辉历程”,《补助办法》对铅酸电池厂商信心的打击似乎有限。
 
  “车间都建了,设备也上了,一旦国家有政策,铅酸电池作动力的电动汽车大规模发展只是时间问题。”周龙瑞解释。
 
  这并非狂妄之语。其实,去年6月25日,工信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也曾将使用铅酸电池的混合动力汽车列为成熟产品,可首先进入产业化发展。
 
  除此之外,得益于铅酸电池储能技术的成熟性和安全性,几乎所有铅酸电池生产企业都相信,未来在给汽车提供动力的领域,已有百余年发展历史的铅酸电池将率先实现产业化。
 
  然而,眼下的形势却也让这些企业懈怠不得,要获得更多国家政策的支持,只有进一步提高铅酸电池的性能并稳步延长使用寿命才是最后制胜的法宝。但无论如何,铅酸电池已经准备好,弯道超车的最好时机,就是现在。
 
  价廉制胜?
 
  周龙瑞认为,廉价、低速、短途的电动汽车才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据中国电器工业协会铅酸蓄电池分会数据显示,我国铅酸电池生产企业接近3000家,年产能约为1亿万千伏安时。根据不同的用途,铅酸蓄电池大致分为起动用、动力用和固定用三大类,分别用于汽车的启动照明点火、电动车辆的牵引和通讯、电力等的备用电源用途。
 
  尽管铅酸电池还未获得国家相关的补贴政策,但因为对新能源汽车和风光电场储能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的预期,稍有规模的企业几乎都开始涉猎动力电池储能技术。
 
  以天能国际集团(00819.HK)(下称天能动力)为例,这家20世纪80年代末靠生产电动自行车用铅酸电池起家的公司,如今已是中国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商之一。但天能动力并不满足于此,目前,它700多万千伏安时的年产量中,有20%是电动汽车用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和风光储能电池。
 
  去年,天能动力的研发总投入约为2.1亿元,占到总销售额70亿元的3%。因为考虑到锂离子电池的市场火爆程度,“2.1亿元研发投入中,有60-70%是用于锂电的。”天能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天任坦言。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 铅酸蓄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