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太阳能发电墙内墙外都要香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综合报道 发布时间:2012-10-1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在国外市场的拉动下,数十年间,我国已成为光伏太阳能生产大国。生产企业已达500多家,从业人员10万之众,产量连续3年居世界第一。毫无疑问,中国光伏太阳能产业已成为具国际竞争力的新型战略产业之一。
 
  但相较于国际太阳能电池市场的发展,国内发展显然相对缓慢。10兆瓦及其以上功率的并网电站只有甘肃敦煌、宁夏石咀山等少数几个;小型电站虽分布广泛,却只供一楼一院使用;居民家庭太阳能发电则集中分布在边远的山寨牧区,都还没走上并网之路。这种中国制造外国消费的现象,被人称为“墙内开花墙外香”。
 
  最近十年,在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平均年增长率为41.3%的形势下,我国的太阳能发电状态,虽然一直未能脱离社会的殷切关注,却还游离于普通百姓的视线之外。在望能源叹、见污染愁的社会转型时期,如果真正能够认识太阳能发电的独特优势,“临渊羡鱼”何如 “退而结网”。
 
  我们应当看到这样的现实,在国家电网延伸不到的边远地区,农牧民普及了太阳能发电,说明这项低碳技术的应用已经成熟。普通百姓在认识太阳能的同时,也具有了自觉降低碳排放的觉悟。
 
  我们应当放眼全球,进而借鉴先行一步的国外成功经验,如日本、澳大利亚等对光伏太阳能核心技术的研发;美国推行的“百万楼顶计划”;已经封存煤矿的德国政府用补贴资金的方式加快普及居民太阳能发电,补贴比例曾达到30%—40%,鼓励居民在楼(房)顶、外墙安装太阳能发电装置,不仅自家使用“绿能”,还将用不完的电量上网售出赚钱。
 
  由此可见,政府主导对光伏市场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应把握推广使用太阳“绿能”的机遇,强化政策对行业的引导作用,完善政策支持,集中力量攻克核心技术,迅速扭转光伏太阳能设备引领工艺的生产现状。对光伏产业扶优限劣,合理布局,垂直整合产业链条,把光电转换的实验室数据尽快转移到产品上,用质量取信于民,扩大投资建站的利润空间,拉动内需,启动国内市场。同时,摒弃门户之见,降低上网门槛,尽快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法规,对太阳能发电给予资金扶持。其中,适时出台“光伏上网电价”犹如几十年前传统能源进入千家万户那样,倒过来编织太阳能源网,与国家电网碰撞对接,让亿万条涓涓光电细流汇入畅流不息的能源江河。
 
  另外,政府还应该调整能源结构,确立“绿能”的未来主体地位,预留他们发展及担纲空间。调整或变更原有能源思路,譬如已实行几年的煤油发电厂的“上大压小”,“减排”效果显著,“节能”却不尽人意。政府的电价补贴普惠民生,但非长远之计,如果把钱补在推广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生产上,就能在能源减排与低碳实现双赢。
 
  众所周知,太阳能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当下光伏发电是中国不用外国用,而且国际大量使用的是中国生产的太阳能电池,这不得不说是中国光伏发展的一种缺憾。光伏行业期待政策的扶持,全面启动国内光伏市场的。当中国由光伏太阳能生产大国成为消费大国时,相信太阳能发电花香不仅会远传墙外,也会充溢墙内。
分享到:

关键字:太阳能 发电 内墙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