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日出东方回应骗补质疑 皇明太阳能又发现新疑点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广网 发布时间:2012-10-1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皇明太阳能董事长黄鸣从7月份就开始连开四次发布会揭太阳能热水器行业潜规则,现在他又把矛头指向了节能惠民产品的检测机构。黄鸣质疑江苏一家检测机构短期内为日出东方股份有限公司出具的大量检测报告的真实性,而这些报告,被日出东方股份有限公司用于为旗下太阳雨、四季沐歌品牌产品申请太阳能热水器节能惠民补贴。日出东方昨天(16日)回应,公司早就着手检测,但对此皇明太阳能方面又发现了新疑点,建议日出东方公布检测报告。
 
  由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出资40亿元开展的“太阳能惠民工程”从6月1日开始实施,已经陆续公布了两批入围企业和产品型号名单,全国近百家太阳能热水器企业入围,入围的太阳能热水器产品,每卖出一台,可以获得100-500元不等的国家补贴。按照要求,所有申请参加的产品,都要提交型式检测报告和能效检测报告。
 
  皇明公司技术总监张立峰透露,第一批入围企业的准备时间非常紧促, 5月17日一部分太阳能企业才被通知到北京研讨太阳能是否要加入节能产品补贴,5月23日财政部和工信部组织的会议才确认太阳能热水器进入惠民补贴,6月1日正式出通知,要求申请加入“惠民工程”的企业,需要在6月4日向有关部门提交相关报告。之后虽然因故延迟到6月6日,但前后只有几天的时间。
 
  但是,第一批入围企业和产品型号名单出炉后,江苏省企业遥遥领先,尤其是日出东方股份有限公司,有160个型号的产品入围,独占第一批节能惠民补贴产品入围型号近一半,这意味着要提交100多份检测报告。
 
  张立峰说,每一份报告都需要严格的程序,最短需要7天,而且以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在很短的时间内,不可能出具这么多报告,因此质疑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首批惠民工程申报检测报告的真实性。
 
  张立峰:空晒两天,水质和过热保护可以放到一起,这是最紧凑的,需要两天,加耐冻,加热性能,要7天。这个时间周期,严格意义上,在报告中是没法更改的,而且太阳是一个先决的气象条件。一份能效报告和一份型式检验报告需要连续满足时间条件,且不考虑水系统在满足不同的检测条件所必须的测试仪器所需要的设备安装,包括仪器要放水,要上水。测热性能在楼顶,然后要搬下来放到冷库,要拆要装,都需要一个时间周期,那么基本需要7-10天左右的时间。另外一个,检测设备,也就是检测能力的问题,北京、武汉市两个国家级的检测中心,也是国内筹备最早的,在行业中也是大家认为检测能力最强和最大的检测中心,在六月份前后,北京的检测中心最大的测试能力,楼顶最多能放30-40台产品,我们质疑这么短的时间内,拿出这么多的检测报告的可行性的问题。
 
  国家太阳能检测中心副主任何涛:机构也还,企业也好,对这个事情有很强的预见性,从很早就开始着手准备干这件事了,那也不见得就没有可能就做得出来这些。具体的要看他在做的期间,实际从几月份开始,天气情况到底如何,是不是能够配合他完成这么多的检测。
 
  日出东方昨天(16日)回应,公司早在2011年10月就开始做热水器产品的检测,因此可以在较短时间出具补贴所需的几百份报告,为证明这一说法,日出东方董秘刘伟向媒体出示了一份标有检测时间为2012年3月26日至2012年3月28日的型式检验报告,检测单位为位于南京市的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隶属于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日出东方提出自己公司从去年10月开始送检,这之后的南京气象条件到底能不能满足做出如此大规模的检测报告,是目前的焦点。
 
  皇明公司技术总监张立峰说,按照检测要求,一份报告最短需要7天时间,这个过程中,空晒环节要求至少有3个晴天,而且两个晴天必须相连,不能出现多云或者少云的天气。
 
  张立峰:有两个参数一个吸热能力,一个放热能力,这两个参数合格了才能够出能效报告,测这一项的要求是天气必须在晴朗的情况下,达到16MJ/平方米的辐照量,就是今天的太阳有足够的强度。那么你这个测试才是有效的。
 
  黄鸣:可以不可以这么说,在整个华北华东地区,应该是天气预报的晴好天气吗?
 
  张立峰:应该至少是一个晴天的天气,如果是多云、少云的天气,太阳稍微被遮上1-2个小时的话,16MJ是很难达到的。另外一个条件是,环境温度必须在8-35度之间,早晨8点、中午、晚上温度的平均,必须在8-35度之间,做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否则不能出具报告。
 
  目前日出东方公司向媒体展示的3月份检测报告是一份型式检测报告,而不是对环境、天气要求苛刻,对时间长度严格要求的能效检测报告。皇明太阳能方面人士指出,日出东方公司应该公布去年10月份送检后的报告自证。
分享到:

关键字:日出 东方 回应 皇明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