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金路集团石墨烯电池尚在研制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天府早报 发布时间:2012-10-3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锂电池可以弯曲、6分钟内完成充电、在100次循环之后容量保持率在96%……传说中的石墨烯电池似乎正在变成现实。日前,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下称金属所)在其网站发布消息称,金属所研制出以石墨烯为集流体的可快速充放电柔性锂离子电池。值得注意的是,去年6月,金路集团携手与金属所开展石墨烯研发及产业化方面研究。
  
  受此影响,刚刚公布亏损三季报的金路集团股价一路飙升,昨日该股大涨6.88%,收报5.44元。不过,市场爆炒换来的是金路集团澄清。公司董秘刘邦洪表示,金属所此次公布的研发项目与携手金路集团研发的并非同一个石墨烯项目,公司目前的动力电池用电极材料项目仍处在研发过程中。

  发布

  石墨烯柔性锂电池已具潜在实际应用价值
  
  自2010年石墨烯的制备者获得诺贝尔奖后,A股市场便刮起“石墨烯”的炒作旋风。石墨烯概念备受追捧的原因就在于,自问世起它就被当做21世纪的“神奇材料”,其导电导热性能、超出钢铁数十倍的强度和极好的透光性等引无数科学家“竞折腰”,更有人认为石墨烯将是昂贵硅的“终结者”。
  
  传说中的石墨烯应用似乎正在变成现实。日前,金属所旗下的先进炭材料研究部在其网站发布消息称,最近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在前期制备出具有三维连通网络结构的石墨烯泡沫基础上,利用该材料作为高导电的柔性集流体,设计并制备出可快速充放电的柔性锂离子电池。
  
  同时,先进炭材料研究部强调,该柔性锂离子电池在弯曲时,其充放电特性保持不变,可在6分钟内完成充电,在100次循环之后容量保持率在96%,“该研究为高性能柔性锂离子电池的设计和制备提出了一种新思路。这种可快速充电的柔性锂离子电池制备工艺简单,具有潜在的实际应用价值。”

  澄清
  
  金路集团董秘澄清 项目仍处在研发过程中
  
  去年6月14日,金路集团宣布将投入1500万元与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在石墨烯研发及产业化方面展开。而金路集团的合作方正是此次攻克石墨烯电池应用难题的金属所。
  
  受此影响,刚刚公布亏损三季报的金路集团股价一路飙升,昨日该股大涨6.88%,收报5.44元。不过,市场爆炒换来的是金路集团的澄清。“尽管公司和合作方的确是金属所,但此石墨烯非彼石墨烯。”公司董秘刘邦洪昨日表示,在与金路集团的合作中,金属所主要负责石墨烯基透明导电薄膜、三维网络散热材料和动力电池用电极材料及产业化三个方面的具体研究开发工作,并提供产业化可行性报告,“而此次市场热议的石墨烯柔性锂电池与公司的研究项目无关,公司目前的动力电池用电极材料项目仍处在研发过程中。”

  憧憬

  PVC行业持续低迷 市场憧憬石墨烯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金路集团第一次澄清石墨烯项目传闻。今年2月9日,德阳市政府网站上曾公布了一则允许金路集团总投资2亿元建设“电池级石墨烯新材料”项目的消息。由于投资总额已经占公司2011年三季度净资产11.3亿元的17.7%,如此大手笔的项目获批,一度被市场理解为石墨烯项目已实现产业化的突破。但不久,此消息则被删除。
  
  对此,公司董秘刘邦洪曾强调,石墨烯这个项目刚刚处在研发阶段,目前离产业化条件还很远,“公司信息一定要以公司在证监会指定的媒体发布的信息为准”。
  
  10月22日,金路集团在公司投资者关系平台上披露称,中试研发的相关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市场对金路集团石墨烯项目的期待不仅源于这是一项革命性的研究,公司主营的PVC行业持续低迷也让市场对其石墨烯项目寄予厚望。
  
  此前,金路集团27日发布的三季报显示,由于公司主导产品PVC树脂市场持续低迷,销售价格持续低位运行,与销售成本倒挂,加之受主要原材料电石供应不足及液碱销售瓶颈制约,生产装置开车率未达到满负荷,导致公司亏损所致。今年前三季度,公司亏损8886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40.17%。
分享到:

关键字:金路 集团 石墨烯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