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国家电网发布《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光伏发电尤其是分布式光伏发电领域,一直以来的入网接入难问题在制度层面得到解决。
电网施援手
《意见》提出,国家电网将对适用范围内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提供接入系统方案制定、并网检测、调试等全过程服务,不收取费用,由分布式光伏接入引起的公共电网改造、接入公共电网的接网工程全部由电网企业投资。
国家电网副总经理舒印彪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电网企业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业主提供接入系统方案制定和咨询服务,并在受理并网申请后20个工作日内,将接入系统方案送达业主,业主确认后实施。
按照《意见》,分布式光伏系统接入方案将由地市公司负责,由“客户服务中心”一口对外,免收系统备用费,并限定了并网关键节点时间,全部并网流程办理周期约45个工作日。(下转5版)
国家电网还将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分散接入低压配电网,允许富余电力上网。根据规定,建于用户内部场所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发电量可以全部上网、全部自用或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由用户自主选择,用户不足电量由电网企业提供,上下网电量分开结算。
舒印彪说,国家电网将加大对分布式光伏接入并网配套送出工程投资,加大配电网智能化改造,保证分布式电源接入。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当日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国家电网此次发布的规定和要求必将推动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快速发展,但这个规定还是原则性的,不够系统完善,国家能源局也在制定有关要求。从国外经验来看,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应用可以更加便捷,应该做到用户安装分布式光伏系统像安装家电一样便捷,实实在在推动分布式光伏发展。
政策利好仍需落地
其实,今年9月底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申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的通知》。该《通知》显示,国家将出台一期为1500万千瓦装机容量的分布式发电规划,要求各省份10月15日前上报实施方案。此外,今年2月,财政部、国家能源局等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12年金太阳示范工作的通知》,确定2012年金太阳示范工程总规模为170.9万千瓦。
中电联发展规划部不愿具名的专家向本报记者表示,一系列利好政策表明国家扶持光伏企业的强烈意愿,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光伏发电生产商“两头在外”的局面,真正刺激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等新能源在国内的大力发展。
统计数据亦验证了上述中电联专家的判断。据显示,截至2012年9月,国家电网经营区光伏发电并网容量271万千瓦,同比增加4.2倍;发电量25.2亿千瓦时,同比增加5.4倍;已同意并网、正在建设的光伏发电项目126万千瓦。
舒印彪预计,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光伏发电大国,未来中国电网也完全有能力接收大规模的可再生能源。
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难解决之后,光伏企业能否尽快走出困境还需相关补贴政策的出台。对此,国家能源局也鼓励各省份利用自有财政资金,在国家补贴政策基础上,以适当方式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的建设。
不过,史立山仍然提出警示,中国分布式光伏发电面临两大制约:一是光伏发电系统的建设成本依然很高;二是在电力系统管理制度方面,传统的电力制度管理是为适应大电源、单向流动的特点而设计的,不熟悉在用户端建立大量分布式电源的管理方式,也缺乏法律法规体系,这是当前分布式光伏发电难以规模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电联专家对本报记者说,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大规模运用或将为电网带来革命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