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应注意什么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综合报道 发布时间:2012-11-0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在位于长安街东端的北京国际俱乐部,一位个头不高、身材消瘦的老人行色匆匆,面带微笑地走进会议室,开始跟在座的每个人打招呼。
 
  他便是英国曾经“最有权势的商人”——英国石油公司(BP)前首席执行官约翰·布朗,他此番来京,身份是埃森哲全球能源委员会主席。
 
  借此机会,记者与布朗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他也对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理解资源对于当地政府的敏感性
 
  记者:目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越来越多,支付的溢价也越来越大,而且时常会受到政府审批的阻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约翰·布朗:应该说中国公司在海外并购的记录还是相当成功的,如在非洲、俄罗斯等都有成功的案例,在我担任BP首席执行官的时候,也帮助过中国企业收购非洲和俄罗斯的油气资产。要想在收购中志在必得,出价必须要高过竞争对手。但只有到了并购结束后,才能知道自己的出价是高了还是低了,而且只有在将来回顾当时收购的历史,才能够判断现在付出的溢价是否值得。
 
  人们往往会忘记,在并购的过程中人们实际上是为未来去支付,因此,并购的时机非常重要,但时机只能在收购完成后才能知道。
 
  记者:您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有什么建议?
 
  约翰·布朗:必须认识到,油气资源是每个国家遗产的一部分,如果要收购,当地政府必然会考虑监管的规则,以及收购方的意图,毕竟收购的是资源国的一部分,这一点任何公司都应该比较敏感,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比如在安哥拉,无论是中国公司还是英国公司,都必须考虑到资源对于当地政府的敏感性,而且到当地要为所在国做事,而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
 
  在油气行业中,合作伙伴关系很重要,油气企业应该努力建立一些合作关系,因为获得资源的方法是多样的,从资源的早期勘探,到开采,或者直接购买,或者拥有生产设施,所有这些应当把它当做一个整体去尝试,对于一家大型油气公司来说,不能够只强调其中的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
 
  天然气是一种过渡性燃料
 
  记者:页岩气最近几年在北美的发展非常迅速,并形成了巨大的开采能力,但页岩气的开采也伴随着一些负面的报道,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约翰·布朗:在美国很多媒体报道过页岩气开发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对自然水体、地层断裂等可能带来消极影响,但所有的这些说法都还没有得到证实。就像所有的新事物一样,我们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向别人去解释,它并不会带来消极的影响。当然这项工作是比较花时间的,但必须去做,无论是在美国、欧洲还是中国。
 
  记者:有人认为,随着页岩气的大量开发,以天然气为主导能源的“天然气时代”即将到来,您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约翰·布朗: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大规模开采页岩气的国家是美国,页岩气还没有在其它地方被大量发现和开采,对于其它地方的储量只是一种判断和猜测,当然,也许未来会有更多的页岩气被勘探出来。在我的职业生涯当中,听到过很多的“新时代”或者“黄金时代”,但这样的说法事后都被证明是错误的。对于天然气的发展,我们还需要拭目以待。
 
  海上勘探进程将放慢
 
  记者:随着陆上油气储量越来越少,海上油气成为下一个热点,但BP在墨西哥湾的漏油事件,让海上的油气开采受到了阻碍,如何看待未来海上油气的开采前景?
 
  约翰·布朗:尽管出现了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但海上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活动将会继续下去,目前250米以下的油气开采量占到油气总量的7%,这是一个很可观的数字。当然,墨西哥湾漏油事故之后,人们会吸取很多教训,监管机构会进一步加强对海上油气的监管,并制定海上钻探活动的新规则。所有这些都是确保本来概率很低的事件将来不再发生,主要是通过运营的安全性、流程的完整性,以及进一步加强管理。
 
  这些做法必然使海上勘探开发的进程放慢,而且会增加成本。但具体增加多少成本,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根据以往的经验,当监管规则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一般而言平均成本会上升20-30%。这次会增加多少谁都不清楚,这次事件带来的另一个变化是,无论在世界上哪个地方发生类似的事件,问责制将会更加的明确,比如每个部分由谁来负责,将会更加细化。
分享到:

关键字:中国企业 海外并购 注意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