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限牌令下购车有捷径 混合动力成理智之选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发布时间:2012-11-1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10月份广州车牌摇号中签率再创新低。广州市日前公布的10月份中小客车增量指标配置结果表明,申请普通车指标的个人中签成功率仅为5 .54%,相当于18个申请人争抢一个普通车指标。
 
  申请普通汽车号牌越来越难,不过个人申请新能源车和节油率超过20%的混合动力中小客车指标,则保持了10 0 %的中签率。对于多数消费者来说,新能源汽车可望而不可及;相比之下,购买如混合动力凯美瑞·尊瑞这样技术成熟、安全可靠且无须充电的混合动力汽车,逐渐成为唯一现实选择。
 
  购买混合动力车100%中签
 
  刘先生从8月开始参加车牌摇号,本来以为抢到了先机,不料连续3个月都未能中签;眼看着中签率屡创新低,刘先生对于通过摇号获得车牌越来越没信心了。
 
  根据广州市中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办公室发布的信息,8月份个人参与普通车牌摇号中签率为9.4%。不过,随着时间推移,中签率持续下滑:9月降至6.2%,10月更降至5.54%,相当于18个申请人争抢一个普通车指标,再创新低。
 
  过去两个月,平均每个月新增两万人参与普通车牌摇号,按照这一趋势,11月广州普通车牌中签率同样不乐观。部分人已开始转向以竞价方式获得车牌,不过这种方式无疑大幅增加购车成本。
 
  除了竞价拍卖,难道要获得普通车牌真没有捷径吗?答案是否定的。10月份车牌摇号配置结果公布后,市中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办公室负责人提醒,按照总量调控的有关规定,除了新能源车以外,凡符合国家工信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所列的节油率超过20%的混合动力中小客车同样适用于新能源车指标,市民可根据需要予以关注和使用。
 
  “我觉得这次提醒非常重要,”一名熟悉广州车市情况的经销商说,原来大家都觉得新能源汽车可望而不可及,因此望而生畏,往往忽略了还可以通过购买混合动力汽车这种快捷方式获取车牌。
 
  的确,相比尚不成熟的纯电动等新能源汽车,以广汽丰田凯美瑞·尊瑞为代表的混合动力汽车,不仅技术成熟、安全可靠、不需要依靠充电站,且兼备动力强劲和低油耗优点,非常适合大规模普及。
 
  混合动力汽车新能源汽车
 
  去过国外的人都知道,现在混合动力汽车在全球都非常受欢迎。1997年,自世界上第一款量产混合动力车普锐斯诞生以来,丰田混合动力车型已在全球累计销售430万辆,其中混合动力凯美瑞累计销售了20万台。在日本,普锐斯曾创下连续20个月单一车型销量冠军的辉煌成绩,最高时月销突破4.5万辆。
 
  混合动力汽车在国外这么火,为什么在国内却始终难以得到消费者认可?调查显示,其中主要原因在于很多消费者对混合动力汽车存在认识误区,其中一个典型错误是误将混合动力车等同于新能源车,因二产生了望而生畏的心理。
 
  实际上混合动力汽车与新能源汽车是完全不同的汽车类型。在国内,混合动力汽车被归类于节能车,它与常见涡轮增压汽车一样,都是通过对传统汽油发动机技术的改进和辅助,来达到提升动力和降低油耗的双重目的。而新能源汽车则是完全不同的汽车类型,它不再依靠传统汽油发动机提供动力,而是真正依靠电动等能源补给方式获得驱动力。
 
  的确,目前国内推广新能源汽车条件并不成熟,存在诸如技术不成熟、成本高、配套设施不健全等诸多障碍,但推广混合动力汽车则不存在任何障碍。混合动力汽车之所以在国外广受认可,关键在于它使用上的便捷性、安全性,以及可保证提供强劲动力的同时大幅降低油耗。
 
  “只要消费者能将混合动力车与新能源汽车区分开来,混合动力车在国内市场极可能迎来第一轮爆发,”业界人士分析,专业测算显示,未来5年我国混合动车汽车共计产销将超百万辆。 文/西魏
 
  优惠进行时

  购混合动力凯美瑞·尊瑞年底前最优惠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在广州购买凯美瑞·尊瑞这款成熟的混合动力汽车,价格很优惠。此前混合动力凯美瑞·尊瑞起售价为25.98万元,12月31日前购买混合动力凯美瑞·尊瑞的车主,除可获政府1万元财政补贴外,还将获得广汽丰田销售店1万元优惠,以及厂家提供的1万元油卡赠送,购买成本直降3万元以上。此外,以贷款方式购车,在指定金融机构可享受0利率(一年期,50%首付)。
 
  另外,服务上,广汽丰田对其混合动力电池推出业内罕见的“8年或20万公里”超长保修服务,为用车免去后顾之忧。在广州市场,针对限牌特别推出了专属服务。消费者只需到广汽丰田4S店,即可享受专人、专业和贴心的全程服务。 
分享到:

关键字:混合动力 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