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智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并驾齐驱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汽车报 发布时间:2015-09-2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2015第66届法兰克福车展将于9月17日在德国汉诺威展览中心拉开序幕。法兰克福车展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车展之一,素有“汽车奥运会”之称,每两年举办一次。据法兰克福车展的主办方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表示,本届车展将会有来自39个国家、多达1103家参展商在占地23万平方米的会展中心展示其新车和技术;这是进入2000年以来,法兰克福车展参展商最多的一届。

法兰克福车展一向是欧洲车企的主战场,尤其是对于德国汽车制造商而言更是如此,以大众、宝马、奥迪为代表的德系车企纷纷携多款重磅新车亮相。据悉,本届车展将有210款新车世界首发,比起上一届法兰克福车展的首发车数量增加了1/3。本届法兰克福车展包含三大主题:互联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电动汽车以及传统动力总成的优化升级。

■智能汽车风头正劲

日前,在本届法兰克福车展的新闻发布会上,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韦斯曼表示,本届车展将聚焦于互联汽车和自动驾驶,智能汽车将是未来汽车业的发展趋势。现在,每4辆汽车就有1辆搭载“互联”技术,这个比例在未来将会上升到3/4。未来,无论是年轻的还是年长的消费者,都希望他们的汽车成为一个移动的在线交流平台。

更为重要的是,互联和自动驾驶技术将使汽车驾驶变得更加安全、舒适和高效。由于智能汽车可以相互交流,并且可以实时给驾驶者发送路况信息,因此交通拥堵的情况可以得到有效缓解,追尾碰撞也将成为明日黄花。

德国汽车制造商对于这一主题非常捧场。宝马7系将在法兰克福车展上全球首发,更加先进的驾驶辅助系统让车辆更加智能地应对路况。宝马7系还引入手势控制、遥控自动泊车等功能,智能激光大灯和智能触控钥匙让该车更具科技范。奥迪将会在车展上发布新一代奥迪A4,该车一系列智能装备令人眼花缭乱,例如抬头显示、自适应巡航系统、自动泊车系统、预碰撞警告系统、主动刹车系统、车门开启防撞提醒系统、语音人机交互系统等。

除了汽车制造商之外,不少零部件供应商也将在车展上展示其互联和自动驾驶技术。大陆集团将展示自动驾驶技术,采埃孚天合的驾驶辅助系统也将在车展上亮相。英国零部件供应商吉凯恩将在车展上重点展示汽车与驾驶员的密切协作,比如驾驶员通过汽车与APP、智能电网及其他车辆连接的各种方法和新概念。

■新能源汽车唱主角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几乎成了每一个大型国际车展必不可少的展示热点,本届法兰克福车展也不例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特斯拉近来开始瓜分高档车细分市场份额,德系高档车企也开始展开反击,纷纷推出电动汽车,迎战特斯拉。

奥迪e-tron quattro概念车将在法兰克福车展首发亮相。这是一款电动SUV,据悉,这款车未来将是Q6的设计雏形,新车续驶里程将超过500公里,对抗特斯拉即将于本月上市的电动SUV Model X。宝马集团将在本届车展上带来8款全球首发新车,其中包括三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宝马740e插电式混合动力版、330e插电式混合动力版和225xe插电式混合动力版。

日前,丰田官方正式发布了新一代普锐斯的官方图片。新一代普锐斯将基于丰田全新的TNGA平台打造,不仅车身重量将减轻20%,而且性能也会更加出色。除了外形有了较大改进,新一代普锐斯的混动系统也将升级,由于电池组容量增加,新车纯电模式下的续驶里程将大幅提升。

■传统动力总成升级

在本届法兰克福车展上,传统内燃机动力总成将会显示自己还有很大的潜力。通过优化升级,采用轻量化材料和更加先进的技术,传统的汽油以及柴油发动机同样可以达到节能、环保、高效的目的。从本届车展的一系列首发车型来看,涡轮增压成为传统内燃发动机进化的代名词。

雷诺全新梅甘娜将在本届法兰克福车展上首发,除了外形更加激进、前卫,动力方面也将全面进入“涡轮时代”。新车将有望配装1.2L TCe和1.6L TCe两款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以及1.5L dCi 和1.6L dCi两款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日产将推出英菲尼迪Q30,该车将基于奔驰MFA前驱模块化平台打造,并将配装奔驰的2.2L柴油发动机,以及1.6T 和2.0T两款发动机。

此外,德国汽车制造商协会主席韦斯曼还表示,欧洲经济正在复苏,西欧汽车销量预计今年将会增长近6%,达到1280万辆。韦斯曼指出,虽然中国车市最近销量遭遇下滑,但是其仍然是全球最大的新车市场。“我们预计今年中国车市最多增长4%,全年乘用车销量将达到1910万辆。然而,从中长期来看,中国车市仍然拥有很大的潜力。”他说。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