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蓄电池污染堪比“白色垃圾” 电池业应加快整合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综合报道 发布时间:2012-11-1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近日,《铅酸蓄电池生产及再生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征求意见稿)》对外公布,环保部目前正在征求有关部门和企业的意见。
 
  根据该技术政策提出的目标,力争到2015年,我国达到清洁生产二级水平的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及再生铅企业分别占企业总数60%、70%以上;废铅渣全部无害化处置,再生铅熔炼金属回收率大于97%。到2020年,达到清洁生产二级水平的铅酸蓄电池生产及再生铅企业分别占企业总数80%、85%以上。
 
  这将是对铅酸蓄电池在生产、回收环节的又一整治重拳。
 
  截至2012年10月,目前全国在生产铅蓄电池企业有253家左右。
 
  但编制组承认,“蓄电池生产过程的污染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特别是数量众多的部分中型及小型企业生产过程的污染问题严重”。
 
  铅酸蓄电池的主要原料——铅可回收使用,只要出台废旧电池回收的相关产业政策,正确引导市场,或许就能同时解决我国有色金属短缺和金属污染等问题。
 
  但我国目前缺乏完整系统的回收体系,这缘于国内废电池处理行业还没有建立一套产业化、规模化的运作模式以及缺乏政策扶持。编制组称,如果不能尽快采取措施制止这一污染蔓延,其后果将比“白色污染”严重得多。
 
  据编制组称,目前,我国废铅资源的回收还没有全国性的回收网络,市场不规范,“回收处于一种无序状态,多家收购、多管齐下,分散经营”的状态。从事铅酸蓄电池回收的部门有数以万计的个体私营收购者、蓄电池零售商和制造企业、再生铅企业、汽车维修和4S店以及物资回收公司和物资再生利用公司。其中,回收的主力军是大量个体从业者,其回收量超过一半以上。
 
  即便是回收加工过程中,污染情况也十分严重。据了解,一些小型再生铅厂的回收生产工艺还基本停留在原始的火法工艺,缺乏收尘设施,环境污染严重,铅的回收率最高仅为85%,其余15%的铅以废渣或废气的形式排入环境。
 
  据编制组介绍,从近几年全球蓄电池销售规模来看,2005年全世界铅酸蓄电池年销售额为245亿美元,2008年达到330亿美元,2010年达到400亿美元,呈明显上升趋势。
 
  我国是一个蓄电池使用大国,全国约有4000万辆汽车,按每辆车用蓄电池含铅30公斤,蓄电池使用寿命2年计算,每年需蓄电池铅60万吨。另外,我国有电动自行车10000万辆以上,以目前每辆电动自行车多数使用3或4只铅酸电池为例,每组电池重量约在12~16千克之间。按每个电池平均使用寿命1.5年计,每年约需蓄电池铅100万吨。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曹国庆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应提高铅酸电池生产、回收处理企业的准入条件。门槛提高后,电池行业将加速整合,以提高整体技术水平和环保水平。
 
  美国铅酸蓄电池产量与中国接近,但生产企业只有33家(2008年)。日本作为全球铅酸蓄电池生产国之一,仅有3家大公司。
分享到:

关键字:蓄电池 污染 堪比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