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确定参加第三届储能技术应用高层研讨会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数字储能网 发布时间:2015-09-2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秘书处透露,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近日决定将派代表参加“2015第三届储能技术在分布式能源和微电网中的应用高层研讨会”。

据了解,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以下简称“国网智研院”)于2013年成立,是国家电网公司直属科研单位,是国内首家专业从事智能电网关键技术和设备开发的高端研发机构。

国网智研院以领先性、突破性、创新性为导向,以“三创一化”为特征(原创、首创、独创、物化),重点围绕直流输电、电力电子技术、信息通信、计算及应用、电工新材料、电力系统电力电子器件及应用、智能感知与量测、能源转化与新型储能等智能电网关键技术领域开展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研究和相关支撑服务。

目前,国网智研院共设置6个职能部门、1个业务支撑部门,拥有直流输电技术研究所、电力电子研究所、电工新材料及微电子研究所、信息通信研究所、计算及应用研究所等5个研究所及美国研究院、欧洲研究院等2个海外研究院。截止2015年5月底,共有员工612人,平均年龄33.86岁。高级职称139人,中级职称184人。具有研究生学历人员占员工总数的69.28%。国家“千人计划”专家7人,中央直接联系高级专家1人,享受政府特贴专家6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2人,公司科技领军人才1人,专业领军人才9人,优秀专家人才6人。依托先进的试验检测资源,获得“输配电及节电国家工程中心”、“国家能源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与装备研发中心”、“大功率电力电子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信息网络安全国家电网公司重点实验室”等多项国家、地方、国家电网公司实验室资质,同时负责“电网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力电子分单元”、“国家能源智能电网研发中心—柔性输电分中心”的运营,着力开展了“高性能输电材料”和“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等试验能力建设,其中“大功率电力电子”和“输电用新型电工材料”中心已通过国家CNAS实验室认证及CMA计量认可,在先进输电控制和装备核心技术、先进输电系统与装备试验、电力电子器件、输配电新材料、信息通信等方面,初步构建了较完备的实验体系,能够有效支撑智能电网关键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

近年来,国网智研院立足自主创新,围绕特高压和智能电网建设,取得了系列重大创新性成果。在直流输电领域,研制了国内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800kV特高压直流换流阀并成功应用于锦屏-苏南、哈密-郑州、溪洛渡-浙西等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研制世界首套±1100kV特高压直流换流阀样机、世界首套1000MW/±320kV柔性直流换流阀及世界首台±200kV/3ms/15kA高压直流断路器等直流高端核心设备。在电力电子技术领域,成功投运世界首套特高压固定串补、750kV可控并联电抗器、500kV故障电流限制器以及国内首套500kV直流融冰兼高压静止无功补偿装置,建成了国内首个优质电力园区,显著推动了我国灵活交流输电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在信息通信领域,自主研制了电力第二代信息安全网络隔离装置,有力支撑了以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交易、95598为代表的国家电网公司核心业务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自主研发了外网安全交互平台,为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安全监测中心提供边界实时安全状态监测信息,提升了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安全预警和快速处置能力;构建了电网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测评标准体系,完成上海、江苏等5个业务系统的试点测评验证;首次提出并研发了跨频带认知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CC-PLC),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计算及应用领域,研制了基于云计算的电力深度搜索引擎,成功应用于江苏等地的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研制了基于分布式文件系统、并行计算等模块的电力大数据核心平台,完成了部分典型应用场景的应用验证;研制了嵌入式平台可信芯片和计算密码平台、可信通信系统等产品样机,成功应用于唐山、绵阳等地的配电自动化系统;研制了服务器平台可信计算安全模块产品,成功应用于国调、华北分部的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在电力电子器件及应用领域,成功研制3300V/75A及1200V/150A的硅基IGBT、3300V/50A SiC二极管,实现了新一代电力电子器件的重大创新突破;在电工新材料领域,自主研发了微孔纤维复合吸声降噪材料、新型稀土耐蚀合金镀层,完成T700级碳纤维原丝制造技术研究,有力促进了电工新材料在重大输变电工程的推广应用;在智能感知与量测、能源转化与储能领域,成功研制500kV全光纤电流互感器,正在开展传感网络、智能芯片设计、新型储能、能源路由器等关键技术的研究。

未来,国网智研院将以国际一流研究院为目标,着眼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技术需求,加快IT技术与电网技术的深度融合,加强各领域基础前瞻性研究,提升创新引领能力,建设一支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研发和创新团队,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成果,形成若干创新理论、国际标准和系列原创性成果,为国家电网公司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和支撑服务于全球能源互联网构建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据储能应用分会秘书处介绍,目前中国有接近一半的新型储能项目都应用在微电网领域,在国家系列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十三五”期间新能源微电网项目运营建设有望进一步带动储能产业进入重要发展新阶段。

为进一步探讨和研究前沿储能技术,并在电力发电及输配、分布式能源、离网孤岛应用及智能微电网中积极推广和利用储能技术。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与中国储能网将于10月15至16日在江苏镇江明都大饭店召开第三届储能技术在微电网及分布式能源中的应用高层研讨会。

本次会议将在提高储能技术在微电网及分布式能源中的应用,加快储能商业与示范工程建设,加强储能产业自主创新与发展,对于推动我国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普及应用可再生能源,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欢迎业内专家及有关单位积极参加此次会议。

主办单位: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

镇江新区管委会

中国储能网

承办单位: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

镇江新区新能源产业园管委会

联系方式: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秘书处

联系人:李湘(13661266197)   罗芹(15010790851)

周晓晴      吴冬冬    马岩    刘若思    武碧璇

电话:010-65000267  63909771  

E-mail:ly83518@126.com

官方网站中国储能网:http://www.escn.com.cn

附件一:会议日程安排

附件二:参会报名表

分享到:

关键字: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储能大会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