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热衷到境外建电站国内光伏企业出海自救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发布时间:2012-11-20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在光伏上游制造业产能过剩、需求萎缩的情况下,到下游建光伏电站成了上游企业发展的趋势。
 
  近期,德国拜尔能源集团(下称“拜尔能源)董事长王学军的业务变得比以前更繁忙。“目前除了尚德、阿特斯等少数企业没有接触外,其他民营光伏企业基本上都与我们洽谈了在海外建光伏电站的事情。”王学军昨天对《第一财经日报》说。
 
  除了民营光伏企业对在海外建电站积极性很高,一些央企也在考虑进入该领域。多位央企内部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正在寻找合适的时机到海外建光伏电站。
 
  出海自救
 
  2011年,中国光伏组件的产量占到全球近80%,产能严重过剩。目前光伏制造业的毛利率下降至5%左右,而下游电站设计、建造的利润率水平却在上升。
 
  “在近一年半的时间里,光伏电站的投资成本下降了60%。”王学军对本报说,随着上游产能过剩,利润被挤压、转移到产业链下游,光伏企业到海外建光伏电站正在成为一种趋势。而且持有光伏电站的投资回报率不断在上升,建设并持有光伏电站已成为企业资产保值的方式。
 
  受益于此,为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光伏电站“牵线”的拜尔能源近两年发展迅速,其营业收入、资产规模等指标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都超过100%,而这正是整个光伏行业发生变化的一个缩影,多家企业近期都宣布在海外建设光伏电站。
 
  超日太阳能(002506.SZ)日前公告称,该公司已与S4CleanEnergy Projectos Esolucoes SustentaveisLtd签订协议,双方将在巴西合作开发建设272MW光伏电站项目。双方还计划设立合资公司从事太阳能电站开发、建设、运营和销售。超日太阳能表示,将通过巴西光伏电站项目的逐步落实增加组件销量、增厚企业盈利。
 
  海润光伏(600401.SH)近日也宣布将在海外投资两家与光伏电站业务有关的公司,涉及的项目地点位于美国和澳大利亚。
 
  此外,从国家发改委10月底批复的海外投资项目中也可以看出,多家企业正在进入海外光伏电站领域,包括海润光伏在罗马尼亚投资建设122兆瓦光伏电站项目,聚能硅业有限公司增资聚能(卢森堡)有限公司,并在意大利和希腊投资建设光伏电站项目等。
 
  不过,国内光伏企业在海外建立光伏电站也面临着诸多风险。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沈宏文对本报记者表示,在海外建光伏电站的诸多风险中政策风险尤为突出。世界各国纷纷对中国光伏企业、光伏产品“开**”,国内光伏巨头在海外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建设光伏电站也极有可能遭到当地政府的“刁难”。
 
  央企入局
 
  此前在海外建设光伏电站的多为光伏上游的民营企业,如今一些央企也加入了“战局”。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某内部人士对本报透露,该公司已在海外选定了两个光伏电站项目进行投资,目前正在对该项目做详细的建设开发规划。
 
  光伏电站项目一般分为ABC三个阶段,分别为项目开发、建设和持有阶段。
 
  “之前我们的合作伙伴比较青睐A+B的合作模式,现在一些企业,尤其是央企也开始采用A+B+C的模式。”王学军说,“最近我们刚与两家央企达成了合作协议,未来我们将在罗马尼亚合作建设光伏电站。”
 
  不过更多的央企仍处于观望之中。大唐新能源公司海外事业部某负责人对本报表示,大唐新能源此前在海外主要是做风电项目,现在也渐渐开始关注光伏电站的相关情况,“如果能找到当地政策稳定、投资回报率在12%以上的光伏电站项目,我们可能就会投资建设。”
 
  与民企相比,央企在海外建设光伏电站的投资决策显得比较缓慢。“我们其实两年前就想在海外建光伏电站,但直到现在都还在研究之中。”东方电气新能源事业部某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说,有时候在国内建一个电站都要花一两年的时间,在海外投资的话时间周期就更长了。
 
  除了光伏上游产能过剩,民企、央企纷纷到海外投建光伏电站还与国内市场的不成熟有关。沈宏文认为,相关部门、地方政府关于光伏电站的补贴政策较为苛刻,落实程度并不理想,严重制约了国内光伏电站市场的健康发展。
 
  王学军也表示,如果国内能制定相关政策,让光伏电站发的电能完全并入电网,同时降低光伏电站的融资成本的话,国内光伏电站的发展可能会更快。
分享到:

关键字:热衷 境外 光伏电站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