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储能为全国性碳排放交易市场提供重要支持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国泰君安 发布时间:2015-09-28 浏览:0次

中国储能网讯:中国强化气候变化应对行动建设全国性碳排放交易市场。9月26日人民日报消息习近平主席访美期间,中美于25日再次发表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中国提出国内应对气候变化承诺及强化行动:1)计划于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覆盖钢铁、电力等重点工业行业;2)推动绿色电力发展,优先调用可再生能源等发电资源;3)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0%—65%。而清华大学访问学者气候变化经济学教授关大博指出,要实现2030年相关二氧化碳排放目标,中国的碳排放交易市场是关键。

储能为全国性碳排放交易市场提供重要支持。市场只看到全国性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巨大空间,但低估了储能对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运行的巨大价值,理由:①全国性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设需要引入储能。

在企业传统能源使用模式下,企业很难参与到碳排放交易中去,目前在我国区域性碳排放交易市场上,企业参与并不积极。企业缺乏自主能耗管理能力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而储能将是该能力形成的关键。

在监管加强、企业能耗摸底情况的公开,原先的能耗管理余地被压缩。

而结合能耗分析引入储能,解决能耗关键问题,可提升整体能耗管理能力。从而解决市场建设时的参与性问题。②碳排放交易市场后续运行需要储能进一步地带来流动性增量。企业随着自身后续的不断发展,减排压力也随之增大,相关新项目的开展需要额外的碳排放额度。

与企业动态发展相匹配的持续市场参与需要企业有持续增加的能耗管理能力,而储能具有优良的持续扩展性:企业为新项目等增加能耗余额而进行的储能规模扩展在技术上可实现;储能运营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容量扩充及与企业整体能耗管理的发展变化的协同。

原标题:工业互联网:中美应对气候变化声明利好能源互联网和储能

分享到:

关键字:碳排放 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