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新能源汽车市场启动须政府先行策略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腾讯 发布时间:2012-11-2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最近,一系列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动静不断,先是北京、上海两个中国最大的城市要开始明确实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后是上海汽车与比亚迪先后推出纯电动汽车,上海汽车推出了纯电动e50,比亚迪则推出了新的纯电动汽车的解决方案。
 
    同时,也有其它汽车企业集团开始计划或者正在酝酿推出大规模的新能源汽车研发规划,中国的汽车企业与政府好像正在努力撕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口子。
 
    汽车企业的行动与政府的支持并不是今天才有,对于新能源汽车,中国早在2009年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就已经明确了政府支持的具体措施。
 
    比如,规划中要求“启动国家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由中央财政安排资金给予补贴,支持大中城市示范推广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要制订规划,优先在城市公交、出租、公务、环卫、邮政、机场等领域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建立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网络,加快停车场等公共场所公用充电设施建设”。
 
    不过,令人失望的是,到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三年时期结束,中央规定的新能源汽车目标并没有如期完成。2011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只有区区的8000多辆。这离着中央政府规定的“50万辆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型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产能”以及“新能源汽车销量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左右”相差极大。
 
    既然当初三年的政府推动没有获得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成功,那么这次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就能够达到如期效果吗?
 
    这首先要找出其中的原因才能进行比较,并且为今天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推动提出更加可行的解决方案。
 
    我们看到,在过去的几年中,虽然也有一些汽车企业都在努力推出新能源汽车的产品,政府也都在积极号召公交系统的新能源汽车改造,以及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推动。
 
    但是,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政府部门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与使用却不曾有很大的动静。
 
    新能源汽车是一个新事物,是一个不断完善的新的技术产品,对于这样的产品,缺乏基础设施的配套与售后服务体系。在这样的条件下,作为市场的推动者,只是出台了财政补贴措施又如何能够让消费者放心购买和使用?
 
    作为推动者,要想让其他人使用,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先使用。我们目前一共有20多个新能源汽车的示范城市,这些城市又有多少政府内的公务员购买了新能源汽车呢?
 
    从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状况来看,比如上海汽车推出的E50,或者比亚迪的E6,并不是毫无市场推广的技术基础,最大的问题是市场的消费信心。因此,如果作为推动者的政府机关能够在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上先行一步,那么新能源汽车市场必然会出现一个良好的开端。
 
    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政府恰恰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那个“头”。
 
    理解政府机构采购新能源汽车的作用,不只是一种带头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政府机构购买与使用新能源汽车,更加符合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商业规律。
 
    障碍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有许多因素,技术的不成熟是一个,配套设施的不完善是一个,售后服务体系的不健全则是另外一个。而价格虽然是影响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因素,但是在中央财政、地方财政的双重补贴之下,价格的诱惑力已经很大。
 
    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重重的障碍呢?依靠一个一个单独的私人消费者吗?这些居住、工作地理距离比较远的消费者,面对配套设施以及售后服务体系的问题如何解决呢?而配套设施的建设企业面对每一个孤立的消费者,又如何为他们解决充电难的问题呢?难道让这些企业承担庞大的成本吗?
 
    而汽车生产企业面对这些消费者,售后服务的成本必然居高不下,这对于一开始就面临新能源汽车市场产销规模就比较小的困境,企业又如何去承担如此大的成本压力呢?
 
    因此,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推动,如果是选择从私人消费者开始,就犯了方向性错误。集团购买才是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最佳方向。
 
    由于集团购车的数量相对私人消费者较多,因此,面对一个集团,配套设施的建设企业就可以专门为这些机构建设专门的充电设施,而企业也可以针对这些集团制定专门的售后服务方案。特别是,许多集团的地理分布相对私人消费者更加集中,这使得售后服务体系的提供与充电设施的建设就更加具有合理性。
 
    中国各种各样的集团、机构种类众多,而政府机构则是推行新能源汽车的最佳单位。这是因为,政府机构作为政府单位,更容易执行新能源汽车的购买计划,同时,又能够节省各级财政给予新能源汽车购买的财政补贴。最重要的是,政府机构相对于其他的集团,更集中,更具有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合理性。
 
    而且,在中国社会中,政府机构的行为最具有社会的示范效应,政府用车的新能源汽车化,更能给社会的私人消费者带来信心。
 
    在这样的计划中,当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纳入到新能源汽车的购买与使用之中以后,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数量就越来越多,这就使得配套设施的建设数量越来越具有更广大的网络规模,同时让售后服务的成本更加低廉。同时,政府对于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可以给企业反馈更多的使用信息,这远比单个的个体消费者提供的市场反馈信息来得更为集中和有效率。
 
    当政府采购新能源汽车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其它的机构就会逐渐介入其中,从而让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产销规模不断增大,新能源汽车的配套服务设施就会逐渐在整个城市成网络化分布,并覆盖到几乎大多数城市的社区。
 
    在这样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私人消费就会自然而然启动起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才有希望。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但是只有中国市场才更具有领先世界其它市场的可能和机会,其中的原因就在于中国有着更有执行效率的政府体系。政府机构与其它机构、集团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先行启动,将让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最终完成甚至超越国家规定的目标。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固然存在世界其它市场固有的问题,但是只要推广商业模式对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就有希望,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就有希望。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 汽车市场 启动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