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框架是什么?
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框架可以概括为一个总体布局、两个基本原则、三个发展阶段、四个重要特征、五个主要功能。全球能源互联网将形成由跨洲电网、跨国电网、国家泛在智能电网组成,各层级电网协调发展的总体布局,坚持清洁发展和全球配置两个基本原则,经过洲内互联、跨洲互联、全球互联三个阶段,具备网架坚强、广泛互联、高度智能、开放互动四个重要特征,实现能源传输、资源配置、市场交易、产业带动和公共服务五个主要功能。
2
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总体布局是怎样的?
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一个由跨洲电网、跨国电网、国家泛在智能电网组成,各层级电网协调发展的有机整体。在全球范围看,全球能源互联网将依托先进的特高压输电和智能电网技术,形成连接北极地区风电、赤道地区太阳能发电和各洲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与主要负荷中心的总体布局。
3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
基本原则是什么?
第一个原则是清洁发展的原则。清洁发展是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全球能源互联网要围绕世界能源清洁、低碳发展这个目标加快布局、加快建设,更好地推动各种集中式、分布式清洁能源的高效开发利用,推动能源发展方式从传统化石能源主导向清洁能源主导转变。
第二个原则是全球配置的原则。实施全球配置是由全球能源资源与负荷中心逆向分布特征所决定的。清洁能源具有随机性、间歇性特征,具备大规模开发条件的清洁能源资源一般远离负荷中心,只有在更大范围优化配置才能够解决大规模开发、高比例接入电网所带来的消纳问题,才能够发挥清洁能源的作用。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要立足世界能源资源禀赋,统筹考虑全球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因素,构建连接能源基地、负荷中心的全球能源配置平台,实现全球能源的高效开发、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具有大容量、远距离输电能力的特高压输电技术发展,为实现电力跨大洲、大规模、高效配置奠定了技术基础。通过清洁能源全球配置,还有利于将经济不发达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4
全球能源互联网有哪些特征?
全球能源互联网是全新的全球能源配置平台,具备网架坚强、广泛互联、高度智能、开放互动等四个重要特征。
网架坚强是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重要前提。坚强的网架是实现资源全球配置的基础。只有形成坚强可靠的跨国跨洲互联网架,才能实现全球能源的广泛互联和大范围配置。
广泛互联是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基本形态。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广泛互联带来了全球能源资源及相关公共服务资源的高效开发和广泛配置。洲际骨干网架、洲内跨国网架、各国家电网、地区电网、配电网、微电网协调发展、紧密衔接,可以构成广泛覆盖的电力资源配置体系。
高度智能是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关键支撑。各类电源、负荷实现可灵活接入和确保网络安全稳定运行。通过广泛使用信息网络、广域测量、高速传感、高性能计算、智能控制等技术,实现各层网架和各个环节的高度智能化运行,自动预判、识别大多数故障和风险,具备故障自愈功能。通过信息实时交互支撑整个网络中各种要素的自由流动,真正实现能源在各区域之间的高效配置。
开放互动是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基本要求。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需要各国的相互配合、密切合作。全球能源互联网的运营也要对世界各国公平、无歧视开放。
5
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分哪几个阶段?
综合考虑全球能源分布、清洁能源发展、能源供需、能源输送等因素,未来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可以划分为洲内互联、跨洲互联和全球互联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到2020年,推动形成共识;到2030年,根据技术经济比较优势,启动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加强洲内国家之间电网的互联。各大洲加快开发清洁能源,通过各大洲内的互联电网实现清洁能源输送和消纳。
第二阶段:2030~2040年,发展重点是在继续加强各洲主要国家电网互联的基础上,按照先易后难的次序,推动“一极一道”等大型能源基地开发和跨洲联网取得重要进展。洲内互联电网的网架不断完善,随着北极地区风电、赤道地区太阳能发电等全球重点清洁能源基地的大规模开发,跨洲远距离输电和跨洲电网互联成为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的主导方向。跨洲间的多类型电力资源互补、利用时差的跨洲电力互济效益更加显著,全球能源互联网初具规模,初步形成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合作机制。
第三阶段:2040~2050年,按照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思路,加快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逐步形成全球互联格局,推动实现“两个替代”目标。随着全球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基地全面开发建成,清洁能源发电替代化石能源并占据主导地位,化石能源开发、输送和消费规模明显下降,基本实现各洲、各国电网互联互通,全球能源互联网全面建成,成为全球清洁能源优化配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