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前截至7月10日的信息显示,全国共公布检查企业1168家,其中被取缔关闭204家、停产228家、已停产整治222家。
对此,“我的有色网”分析师林哲臣认为,上述数据反映了铅蓄电池行业受到政策打压,行业不断萎缩的现状。
资料显示,今年7月1日,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与环境保护部共同制定的《铅蓄电池行业准入条件》正式实施,文件从企业布局、生产能力、工艺装备、环境保护、职业卫生、安全生产、节约能源、回收利用和监督管理等诸多方面设定大量准入门槛,大量中小型铅蓄电池企业因条件所限无法达标而关停。
近日,据国家工信部宣称,中国2013年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计划已经开始报送。据了解,2013年将被重点淘汰的19个工业行业与2012年相同,铅冶炼、再生铅、铅蓄电池仍是整治重点。
在此前11月28日的第二届全国铅蓄电池新技术研讨会上,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会长王金良透露,税务总局、财政部拟对铅蓄电池征收5%的消费税赋。
据了解,目前国内超威、天能等一线品牌一组(4只)48伏12安时标准型号铅蓄电池价格在350元左右,而5%的消费税意味着企业要更多支出17元左右的费用,占电池价格的5%左右。
据不完全统计,铅蓄电池价格自今年年初以来已经下降了15%以上,若消费税开征,铅蓄电池行业将面临又一轮洗牌。
林哲臣认为,关于消费税消息的预期将进一步加重市场利空心理,铅蓄电池行业将面临又一轮洗牌。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环保的日益重视,铅蓄电池因其对环境腐蚀性过强受到政策强势打压,而其理想的代替品——锂电池则以其绿色环保的特性而受到青睐,成为新能源产业重点扶持对象,“锂代桃僵”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工信部早在2012年1月4日颁发的《新材料产业“十二五”规划发展规划》指出,将重点扶持新能源产业,组织开发高效率、大容量、长寿命、安全性能高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但需说明的是,前述各地环保厅公布的《2012年铅蓄电池生产、组装及回收企业检查整治信息》显示,在已公布的省市地区中,在生产企业为398家,较上半年增加了27家。
林哲臣直言,诚然锂电池在市场化发展的道路上可能还存在着诸如行业集中度低、缺乏业内标杆性企业、价格相对较高等阻力,中短期内不太可能完全取代铅蓄电池,但是长期来说,在我国整合铅酸电池产业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