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未来5年新能源将成核心业务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发布时间:2012-12-13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按照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00003.HK)(下称“中华煤气”)行政总裁陈永坚对未来全球能源消费结构的预测,到2035年,全球的能源消费将增长53%,其中,石油占29%、煤占27%左右,天然气占23%,剩下的21%为可再生能源和核能。

  “2035年,中国的能源消费增长高达121%,比全球的平均数多一倍以上,成为能耗大国。”陈永坚的预测深刻影响着中华煤气的发展方向。早在12年前,中华煤气已经开始在新能源的上、中游布局,谋发展。

  “新能源业务的回报率比公共事业高,发展到一定规模,可以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陈永坚介绍,“大概5年后,新能源将成为中华煤气非常主力的产业。”

  2000年,中华煤气旗下的能源子公司易高环保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易高”)成立,成立之初,在香港主要利用创新方法及技术把一些废置或利用价值低的资源转化为高价值、可替代传统燃气的能源。

  2008年,中华煤气开始发展新能源业务,延伸至煤层气开采、甲烷液化、煤化工、煤矿及油气田开发。易高已经成为中华煤气涉足新能源领域的重要部分,打通了能源产业的中、上游,在新能源的开发和推广利用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如今,易高每年以超过50%的盈利速度在增长,预计至2016年可占中华煤气集团总盈利的三成左右。

  开发更环保的替代能源

  “应对全球能源需要的迅速增长和配合中国国家能源政策及结构调整,易高把业务重点集中在开发低排放、少污染的新能源项目上。”陈永坚介绍,比如,资源开发、煤基化工、甲烷液化、煤层气液化、车船清洁燃料等。

  易高起初在香港的主要项目是收集大埔船湾及打鼓岭两个垃圾堆填区排出的沼气,经过净化处理后转化为代天然气,替代部分石脑油燃料用于生产。

  内地市场丰富的能源储备加速了易高的发展和转型,其业务迅速延伸至煤层气开采、甲烷液化、煤化工、煤矿及油气田开发上。

  “易高主要把低效能、高污染的常规能源转换成高效、清洁的能源。”陈永坚表示,把相关技术开发成工业化应用技术,并直接投资到能源转化上,也是易高未来在新能源业务上的重要投资方向。

  2009年,易高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的准格尔旗开发煤化工项目,利用煤气化及合成技术把煤炭转化为甲醇,该项目的年生产能力达20万吨。据了解,目前,该项目已全面投产。与甲醇厂相配套的年产120万吨长焰煤的小鱼沟煤矿也已进入试运行阶段。

  此外,易高位于山西省阳泉矿区的煤矿瓦斯液化项目,预计于2014年中投产。该项目把煤矿瓦斯转化为液化甲烷,为集团的下游城市燃气及加气站项目提供更多既节能又减排的环保气源。

  今年年中,易高成功收购泰国两个陆上油田项目60%的开发权。项目投产后,预计日产石油能力可达3000桶。

  “非常规气体能源,如煤层气、页岩气的开发同样是易高在上游业务的重点发展方向。”陈永坚介绍,现阶段正对内地一些瓦斯存储量丰富,但开发条件复杂的煤矿区进行考察和技术验证。利用煤层气这类潜力极大的能源方面,易高开创了业界先河,并进一步为车用清洁燃料供应网络提供气源。

  为了在新能源领域掌握有利的竞争优势,易高于2010年成立了新能源技术研发中心,集中研究废置、低效的资源转化技术。其中,在将非食用油脂、煤焦油转化成清洁能源和高价值材质方面,拥有创新的应用技术。

  新能源的推广和利用

  2000年,易高在新能源的推广和利用上已经小有建树,在香港拥有设计、建造和经营液化石油气加气站的成功经验。目前,易高经营的5座专用加气站,为香港18000辆出租车及大部分石油气小巴提供全日24小时的无间断加气服务,每年销售约65000吨石油气,占香港车用石油气市场的30%。

  成立的第二年,易高与香港机场管理局签订为期40年的专营权协议,负责设计、兴建及营运航空燃油设施。到2011年,易高为香港国际机场供应了超过500万吨的航空燃油,成为香港最主要的航空燃油物流基地。

  2006年以后,易高在新能源的推广和利用上逐步扩张到内地市场。在陕西、山东、辽宁、河南、安徽等地建立起供应压缩和液化天然气的加气站。比如,易高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发展了压缩天然气汽车加气站,经营的3座加气站主要为当地城市公交车及出租车服务。集团首个液化天然气加气站在大连经济开发区开始投入营运。另外,易高在陕西省咸阳市的载重车加气站落成投产,为当地运煤专线载重车提供服务,成为内地首批载重车加气站项目之一。

  “易高也在积极拓展内河航运市场,为重载车、运输船舶配套液化天然气加气站和码头加气设施。”陈永坚介绍,易高在山东济宁投资建设了一个内河煤运及散货码头港,该码头上游连接运煤铁路专线,下游连接通往华东地区的京杭大运河,年吞吐量为1000万吨,今年6月份正式启用试运行。

  “中国内地能源市场潜力巨大,随着各业务领域发展的不断落实,预计易高将能为集团带来理想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陈永坚表示对新能源业务的发展充满信心。
分享到:

关键字:未来 新能源 将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