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风电发展 “十二五”规划》的出台,更展现了我国坚定不移加快推进风电可持续发展的决心。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15年,投入运行的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亿千瓦,年发电量达到1900亿千瓦时,风电发电量在全部发电量中的比重超过3%。这意味着,“十二五”期间,我国风电产业将面临由量到质转变的重要关口。
“风电装机容量在2008年已经超过核电,如今发电量也出现赶超核电之势,这与政策扶持密不可分。”同时,孟宪淦指出,风电迅疾成长的脚步已经显现不少隐患,产能过剩以及并网消纳难的问题日渐突出。
国内风电产业“由大变强”任重道远,与此同时,它也遭遇着中国其他行业在走出国门时的相同处境。当地时间2012年12月18日,美国商务部发布了关于中国输美应用级风塔反倾销和反补贴的终裁公告。
“目前来看,此次‘双反’仲裁对我国风电企业发展影响不大。然而我国风电企业应以此为戒,转变观念,展开新的应对布局。”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表示,中国风电企业想要在“质”上真正成为全球风电市场的领导者,就必须提高以技术、服务和价 值链建设为表示的产业“软实力”,才能更好地应对来自国外竞争对手挥舞的贸易保护主义大棒。
进入12月,风电项目的核准提速。1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增补部分省、自治区 “十二五”风电核准计划项目的通知》以及新疆、云南“十二五”风电第二批项目核准计划等数个文件。业内普遍认为,新风电项目的核准,有利于拉动内需,增加风电设备订单,给风电企业带来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