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车企纷纷布局动力电池产业链

作者: 来源:综合报道 发布时间:2012-08-1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动力电池对于新能源车无疑是最关键的环节之一。无论是混合动力还是纯电动车,都依赖于成熟的动力电池技术。谁能掌控新能源电池领域,无疑是拥有战略的制高点。近日,力帆、吉利等自主品牌车企纷纷布局新能源上游产业链。
 
    力帆近日宣布将投资6.7亿元向新能源领域进军。项目将分两期实施,第一期总投资为2.87亿元;第二期总投资为3.83亿元。董秘汤晓东表示,项目初期建设主要还是以传统铅酸电池为主,而锂电池也主要侧重于目前技术已经成熟的蓄能电池。项目达产后,力帆股份将实现年产200万只摩托车蓄电池、165万只汽车蓄电池、200万只电动助力车蓄电池和1万组锂电池的生产能力;项目建设期为36个月,内部收益率为9.74%,税前投资回收期为13.27年。去年,力帆旗下摩托车和轿车销量仅为79.8万辆和8.1万辆。对于新能源电池如何消化,汤晓东表示,“70%的产品将用于外销,余下30%的产品将通过内部配套解决,分销渠道主要包括各细分市场的维修市场和整车厂两部分。
 
    无独有偶,继一年前吉利斥资2亿元认购澳大利亚锂矿后,近日吉利再度曲线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6月16日,以生产锂离子动力电池为主要业务的衡远新能源科技在山东邹城举行投产仪式。
 
    今年3月,锂电池供应商A123系统公司宣布,将与上汽进一步深化合作伙伴关系。在新的合作框架下,A123与上汽将对在华成立合资电池生产厂一事进行可行性研究,并确定业务计划以及所需投资,双方或将于今年9月底达成最终协议。早在2009年底双方就按照51:49的股比,成立上海捷新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生产和销售车用动力电池系统。此举意味着上汽在电池系统这一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化发展上形成突破。
 
分享到:

关键字:纷纷 布局 动力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