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科学发展成就辉煌:管理革命打造现代电力企业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电新闻 发布时间:2012-09-2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近日,美国《2012年天然气及电力同业对标调查报告》发布,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作为全国首个加入该协会的试点单位应邀参与了本次对标,为我国电力行业提高供电可靠性综合管理水平作了探索性尝试。
 
  这是电力行业着力加强管理创新的一个缩影。近些年,电企从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等方面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并取得了突出成就。
 
  其中,电网企业着力于高效、精益的现代化管理模式,对以前层级多、粗放式的管理结构进行调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公司效益迅猛提升;而发电企业则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种种不利影响,继续沿着以发电为主业向综合性能源集团转型的发展之路,拓展上下游产业链,加强集约化、专业化和管控一体化建设。
 
  理念:向现代管理和价值思维转变
 
  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可谓是一次理念“龙卷风”,卷走了旧有的管理方式,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也随之转变,市场化意识逐步加强,现代化管理理念真正渗入电企管理决策中。
 
  作为资产规模位居中央企业前列的特大型国有企业,国家电网公司深刻认识到,只有着力推进公司发展方式转变,
 
  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努力提高整体运营效率和效益,才能够立足于我国企业发展的前列。于是,他们加快“两个转变”,努力推进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四化管理”),并着力转变粗放型的经营方式。与此同时,南方电网公司也在探索中合理定位发展目标,推出“南网方略”,致力于打造一个经营型、服务型、一体化、现代化的国内领先、国际著名企业,以企业效益为重、社会效益优先,对中央负责,为南方5省(区)服务。
 
  处于完全竞争状态的国有发电企业,受煤炭价格不断飙升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出现了全面亏损,经营管理活动遭遇空前困境。深陷亏损泥淖中的发电企业逐渐认识到,“跑马圈地”的规模思维已不能适应市场形势的要求,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地发起了以专业化、集约化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管理革命。
 
  与此同时,国务院国资委也于2009年宣布,从2010年1月1日开始将经济增加值(EVA)作为考核央企经营业绩的重要指标之一。这项考核体系从另一个方面加快了发电企业的转型速度,也让其在投资新建电厂和煤矿时更加审慎。
 
  华电集团提出的“价值思维”理念,最为典型地反映了转变思路。
 
  实施价值思维理念后,华电集团的经营业绩成效显著,2012年实现利润同比增加34亿元,煤机发电量增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5.5个百分点,利用小时同比增加303小时。“在价值思维引导下,华电集团由单一的发电集团向综合能源集团迈进,思想观念、管理模式、人才结构、分配机制也要作相应调整,实现从传统固化思维到按市场规则办事的转变,适应公司的战略转型。”华电集团总经理云公民在推行“价值思维”时对其管理理念的转变作出了定义。
 
    模式:向扁平化结构与集团化发展
 
  2010年的工作报告中,国家电网公司提出,要加快建立健全集中、统一、精益、高效的科学管理体系,重点推进“三集五大”工作。今年2月南方电网公司举行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授牌仪式,意味着两家单位正式成为南方电网直属子公司,在管理机制上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和主动权。南方电网还初步建立了网、省、地市、县区四层级一体化架构,优化了电网投资结构。
 
  扁平化、专业化组织结构是电网公司管理模式转变的方向。实现了企业管理由条块分割向协同统一、分散粗放向集中精益方式转变,使公司资源优化配置,压缩管理层级,提升了集约化管理。
 
  五大发电集团以煤电作为核心产业进行转型,通过新建和“收购、兼并、重组”等具体的资本运作手段,打造煤电路港运一体化全产业链。以华能集团为例,2011年完成煤炭产量6406万吨,同比增长38.5%;推进煤炭、煤化工等专业体制改革,成立了煤业公司(煤炭事业部)和煤化工办公室。五大发电集团通过成立新能源股份公司,推动新能源公司上市。国电集团形成风电、太阳能、节能环保、信息化等多个新兴产业,拥有了2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形成了设计、建设、运营、管理、服务成熟的产业链,竞争优势非常显著。
 
  成果:效益提升资源优化配置
 
  10年间,电力企业在管控一体化中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方式,成果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
 
  2002~2012年,国家电网公司经营业绩大幅提升,被国资委评为业绩优秀企业,在《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的排名由46位提升到第7位,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南方电网公司、五大发电集团以及2011年底因“主辅分离”应运而生的电力建设集团公司也都出现在500强榜单中。
 
  除了经济实力迅速提升,电力企业在人员队伍建设、电力营销策略等方面的经验也随之加强。国网规范了网省公司、直属单位机构编制和岗位设置,强化了员工入口和薪酬福利管理,完成了营销稽查监控体系建设,市场占有率同比提高1.82个百分点。华能推进标准化建设,生产、经营、建设、人力资源等定额标准体系基本形成。大唐对八个重点亏损区域实行领导班子成员分片包干制度,狠抓措施落实。华电对16家二级单位增加授权,将6家区域公司改制成能源公司或子公司。
 
  10年来,电企从粗放走向精益,从桎梏走向开放,从单向经营到多元发展;下个10年,相信电力企业的管理创新之路会越走越顺畅、高效,成为电力行业中不可取代的一股活水,一支力量。
分享到:

关键字:科学发展 成就 辉煌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