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光伏企业:补贴不到位和三角债成行业困局主因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证券日报 发布时间:2015-11-1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日前国家发改委下发的《关于完善陆上风电、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政策的通知(讨论稿)》(下称《讨论稿》)提出了将实行陆上风电、光伏发电的上网标杆电价随发展规模逐步降低的新政。

根据《讨论稿》,2016年起,全国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在Ⅰ类资源区的项目拟从现行的0.9元/千瓦时下调至0.85元/千瓦时,下调幅度为5.6%;Ⅱ类资源区拟从现行的0.95元/千瓦时下调至0.92元/千瓦时,下调幅度为3%。此后在2017年到2020年逐年递减,每年递减幅度为0.03元/千瓦时。风电Ⅰ类资源区拟从2015年的0.49元/千瓦时下调到2020年的0.38元/千瓦时,累计降幅22.4%;Ⅳ类风资源区拟从2015年的0.61元/千瓦时下调到2020年的0.52元/千瓦时,累计降幅14.8%。

对于上网标杆电价下调,业界普遍持接受态度。晋能科技总经理杨立友博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便表示,“随着光伏行业发展、技术进步、装机规模增加,光伏发电成本必然下降,补贴下调是顺应市场发展规律的,最终光伏发电也会实现与传统发电模式达到同一价格水平,实现真正的平价上网”。

不过,伴随国家发改委“拟下调风电、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新政的发布,另一话题——“风电、光伏的财政补贴能否及时发放”却也受到了业界热议。

业界更关注补贴是否及时

接受《证券日报》采访的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亦向记者坦言,“对于拟定的下调力度,自然不是个利好的消息,但我们觉得目前最关键的问题还是补贴能否及时发放,不长期拖欠的问题,否则无论补贴是高是低,发电企业拿不到补贴,那都是没意义的”。

就坊间流传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国家一共发放了五批可再生能源补贴,最后一批在2014年8月份发放,补贴的项目是2013年8月底前并网的项目。一些企业人士介绍,“补贴两年后发放是常态,最长有拖欠三年的。今年上半年,仅光伏补贴就已拖欠了200亿元”。

事实上,主管部门也关注到了这一系列问题。

不久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董秀芬处长在就光伏于“十三五”其间面临的挑战进行归纳时表示:“针对光伏装机快速增长中面临的弃电、补贴、税收等问题。能源局也在协调有关部门,针对税收以及补贴资金的来源进行沟通,针对性提出对策,并在未来逐步完善政策。 未来还将通过实施重点经济带、重点生态保护区高比例光伏应用,光伏发电综合利用基地,大型光伏发电基地、适度增加外送型光伏发电建设规模,光伏发电综合治理与‘领跑者计划’示范工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工程,光伏扶贫工程等六项重点工程推动光伏应用”。

补贴及时与否影响巨大

相关报道曾援引宁夏某光伏发电公司负责人的话称,“我们每个月的补贴大概在200多万元,这两年下来就得将近5000万元,到现在一分都没发,明年再不发我们资金链就得断了”。

“几乎每家企业都面临着补贴无法及时发放导致的资金压力。只是各家不同的业务结构以及规模,使他们具有不同的抗压能力。短期来看,业绩过于依赖发电收益的,受到的影响必然更大。而那些上下游均衡发展,或具有更多融资渠道的公司则要好过的多。” 一位不愿具名的企业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如果长此以往,不排除一些抗压能力偏弱的公司会难以为继”。

更深层次上,补贴发放的及时与否关系着光伏融资的发展和创新。

“光伏发电产业是资本密集型的产业,产业的风险管理,银行、金融机构对产业的信心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中国的光伏市场的发展。目前整个产业除了融资渠道和工具的受限外,因补贴拖欠导致的三角债问题日渐严重,也影响了很多电站投资者的信心。” 在杨立友看来,“补贴问题和三角债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多重风险导致电站投资收益无法保证,投资者收紧电站融资,看似火爆的国内光伏电站市场可能会出现断崖式下跌”。

分享到:

关键字:光伏 补贴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