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中国储能大讲堂之能源互联网篇主讲嘉宾介绍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数字储能网 发布时间:2015-11-13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9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联合国发展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其中提到中国倡议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

全球能源互联网技术创新对能源升级发展具有决定性、根本性的作用。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的重要使命是实现各种类型清洁能源安全可靠接入和消纳;大容量灵活可控的输电技术成为清洁能源接入、传输和疏散的重要途径;可靠高效的电网调度运行控制技术是保障全球能源互联网安全稳定的基础;实用化的储能技术将为清洁能源大规模发展和电网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保障。

因此,在全球能源互联网推进过程中,分布式能源、储能、电能替代、需求响应、通信技术、大数据等一系列前沿技术研发和创新必将得到一次空前的发展契机。

那么,能源互联网能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带来怎样的机会?目前走在能源互联网探索前列的公司在进行怎样的实践?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应用所带来的能源变革与能源互联网有什么关系?未来的能源系统将是怎样的格局?能源互联网的实现究竟需要电力系统进行怎样的变革?中国储能大讲堂之能源互联网篇将于十一月二十五日由权威专家给您带来深度解读。以下为主讲嘉宾介绍。

曾鸣

演讲题目:自定

曾鸣,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能源互联网行动计划专家组组长、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与电力经济研究咨询中心主任,北京市“电力市场教学团队”负责人。先后参加了作为我国电力市场建设的纲领性文件的国务院5号文的讨论和起草工作;负责承担了国家“十一五”需求侧管理规划的研究和国务院汇报稿的起草工作;国家电力市场标准的课题研究以及向国务院提交的标准方案的起草工作(此项工作与国家标准工作委员会共同完成);世界银行招标项目“中国电力普遍服务政策与运作机制研究”的研究,并起草“电力普遍服务监管条例”;参与起草国家发改委、环境保护部、电监会颁布的《节能发电调度信息发布办法(试行)》和《发电权交易监管暂行办法》文件等工作。

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5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课题1项,国家科技部课题1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获得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其他省级电网公司奖励20余项。近年来,承担并完成了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国家电监会、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五大发电集团公司等政府机构和电力行业委托的二百余项课题。通过这些国家级课题的研究,形成了具有明显能源电力工业特点的,尤其是针对低碳发展和智能电网背景下的技术经济分析理论与方法。

刘敦楠

演讲题目:能源互联网商业模式与售电

刘敦楠,博士后,副教授。1997年9月至2008年6月,在清华大学电机系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并师从卢强院士完成博士后研究。现工作于华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业工程专业负责人,电力经济管理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电力市场及电力调度领域专家;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员;能源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起草组成员;国家能源局新电改解读本起草组成员。研究方向为电力市场和电力系统经济运行。能源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起草组成员,国家能源局新电改解读本起草组成员。荣获科技进步奖省部级5项,地市级3项,校级一等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负责1项,参与1项;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等国内外权威期刊以及国际会议上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检索 2篇,EI 检索20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项,受理12项;获得软件著作权7项;自主开发调度/交易系统系列成果应用于7个省份。教学:校级教学一等奖1项;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参与1项;省级精品课参与1项。学科建设:担任工业工程负责人,完成校级教改1项;担任电力经济教研室主任,承担省级专业改革1项、承担卓越工程师计划;指导学生获全国奖1项,省级奖1项;自主开发教学模拟仿真系统3个,联系实习实践基地4个,组织各类学术报告/就业指导/专业讲座十余次。

高峰

演讲题目:能源互联网的形态和关键技术

高峰,博士,现任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副院长,负责常务工作。在加入清华大学之前,高峰博士是IBM中国研究院的资深研究员、智慧能源首席科学家,并担任IBM全球智慧能源专业团体副主席,领导能源与电力行业创新解决方案的创建、市场化及交付,作为IBM中国主要负责人参与IBM全球技术展望工作。他曾在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可持续能源及电网实验室工作,负责输配电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与微电网的建模与仿真。高峰博士曾为国内外多家电力与能源行业公司提供专业服务,在国内外行业顶级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过多篇高质量研究论文并担任审稿人。高峰博士从清华大学电机系获取了本科和硕士学位,并从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获取了电气工程博士学位。

蔡国雄

演讲题目:互联网背景下的个人售电交易

蔡国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1951年生于日本东京,台湾省台中人,1959年回国。1976年毕业于昆明工学院机械系,此后1983年在日本名古屋大学获工学硕士及1986年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并进行博士后研究到1987年。回国后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工作,现任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在绝缘材料研究领域中的主要成绩是在世界上首次开发出了利用热刺激电流法(TSC)研究高分子材料之间以及高分子材料与金属材料界面上的空间电荷的方法。1991年获国家教委和人事部做出突出贡献的回国留学人员的表彰。

白建华

演讲题目:智能电网与能源互联网

白建华,国网能源研究院总经济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博士, 高级工程师、兼职教授。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专委会副主任、秘书长,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咨询专家,能源电力行业资深从业专家。长期从事能源、电力发展战略及规划研究,能源、经济、环境及电力综合发展规划研究,国际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国际电力合作研究,能源互联网研究,电力公司发展战略研究,电力行业政策研究等。为国家能源局等政府能源主管部门、地方政府部门、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省级电网公司、大型发电公司及其他电力企业、金融机构等提供百余项重大课题研究及咨询服务。研究成果获得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能源科技进步奖、国家能源局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奖等奖项的高等级奖励20余项。联合出版了《中国非化石能源发展目标及其实现路径》、《中国能源中长期(2030、2050)发展战略研究》电力、油气、核能、环境卷等专业著作10余部。在专业杂志和报刊上发表文章近百篇,接受主流媒体采访多次,在行业内产生重大影响,得到行业内外广泛认同。

曹寅

演讲题目:能源互联网背景下的价值链大融合

曹寅,信达证券能源互联网首席研究员,在加入信达之前,他曾经在两家世界著名的行业研究公司工作,历任能源电力行业咨询总监和咨询经理。

曹寅先生也是多家著名能源企业的战略顾问、香山会议报告专家、国家能源局互联网+智慧能源行动计划课题组核心成员、中国能源互联网联盟专家委员、中国首个能源互联网产业孵化器执行董事, 曹寅先生同马化腾合著有《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

主  办: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

承  办: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

时  间:2015年11月25日

地  点:中国科技会堂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秘书处

联系人:周晓晴(13488676941)    罗  芹(15010790851)

李湘(13661266197)    吴冬冬(18519109706)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宾馆1118室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

二零一五年十一月十一日

分享到:

关键字:能源互联网 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