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宝马中国之路 与华晨恩怨情仇永不休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网 发布时间:2012-10-2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早在今年5月底,华晨汽车集团董事长祁玉民对外宣称,将会在未来两年内与宝马合作研发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并推出新品牌。而7月份,宝马集团大中华区副总裁吴燕彦在活动中对外透露,宝马将会与华晨汽车一起合作研发新能源车型,并会在9月份发布合作后的新品牌。然而,预计9月份发布的全新品牌并未如期露面,这中间,究竟是谁出了问题?


  华晨和宝马双方先后表态即将共同研发新能源车型,发布全新品牌,这让人不禁联想到比亚迪与戴姆勒合作的腾势。腾势已经发布,在业内取得了普遍认可,善于研发的比亚迪和有一定实力的戴姆勒真的推出了属于自己的小车,那么其他企业肯定有想要效仿的欲望。

  处在全面上升的宝马,更是不愿放过如此机会,在国内宝马仅有7系和X6混动车型,i系列雷声大雨点小,迟迟不见动作,在新能源方面,属于落后集团,因此,加紧推出新能源车型或成宝马下一步目标之一。

  选择一个有实力的企业合资则十分重要。那么合作多年的华晨则成为第一选择。

  据了解,华晨和宝马一直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关系,双方并未如同各自所说的那边光鲜,华晨欲借与宝马的合资获取先进技术,但是多年后发现,自己依然仅是宝马的代工厂。宝马也希望通过和华晨的合作,扩大在华生产线,尽可能多的实现本土化,然而产能问题一直困扰双方。

  此前所提到的双方共同研发的新能源车型,不难想象,正是响应国家相关规定,外资车企想要扩大产能必须拥有合资自主,新能源项目,才能拥有新的生产资质。一起合作研发新能源车型对于双方来说,也是可取所需的结果。

  宝马中国之路 与华晨恩怨情仇永不休

  十年前宝马最早在沈阳大东老厂区的计划产能仅3万辆,今年华晨宝马产销量可按计划达到14.5万辆,未来华晨宝马可以根据市场发展将总产能扩充到每年40万辆。

  1-9月,宝马集团在华累计销量达到237056辆,已超越2011全年销量。按照车型来看,其中5系贡献7.9万辆,而x1的销量较去年翻了一番。

  从今年的累计销量来看,奥迪同样稳居中国豪车第一的位置,共销售297060辆,比上年同期增长31%。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宝马正在以更快的同比增速努力缩小这一差距。今年前9个月,宝马的销量同比增速高于奥迪,达到34%,累计销售237056辆。在过去两年,宝马在华的平均增速也要高于奥迪。奔驰前9个月销量的同比增速则达不到10个百分点。

  如此势头可见,宝马欲在中国市场完成弯道超车,实现其豪华品牌销量地位的大晋升。

  今年5月,总投资15亿欧元的华晨宝马铁西新工厂正式开业,到明年,两个工厂的合并产能将达到30万辆;8月2日,华晨宝马宣布建设新发动机工厂,计划未来几年将把发动机产能提升至年产40万台。

  根据华晨宝马发布的官方资料,华晨宝马将利用自筹资金在紧邻BMW铁西新工厂的新址建设一座新发动机工厂,2013年开工,预计将在2015年建成投产。新厂建成后现有发动机厂将并进新发动机工厂,达到年产40万台的产能,这些发动机将全部配备于未来华晨宝马的国产车型。

  建厂后将生产宝马4缸汽油发动机(N20),匹配宝马X1、3系等车型。新发动机厂包括铸造车间、机械加工车间(缸体加工、曲轴加工、缸盖加工)和发动机装配车间等生产设施。

  但是对于发动机厂的所有权问题,一直迟迟未公布,消息显示,很有可能会由宝马独资完成发动机厂的建设,这其中除了发动机厂巨大的经济效益外,还有技术方面的权衡。但是编辑连线华晨宝马公关部相关工作人员,对方表示,新发动机厂将由宝马和华晨合资组建,属于华晨宝马所有。华晨方面负责人一直未对此回复。

  宝马欲瓜分更大市场份额 寻找国内新合作伙伴

  宝马一直在中国寻求合作伙伴,但因种种原因到目前为止还仅为华晨一家。据资料显示,早在2005年,上汽就计划从宝马手中收购罗孚(Rover)品牌,但最终因福特的介入而流产。时隔两年后,宝马再次与上汽洽谈合作,而金融危机来袭,该计划再次无奈搁浅。2009年,上汽集团与宝马汽车传出第三次合作,欲在华生产宝马7系豪华车型,但也无疾而终。

  宝马作为全球销量第一的豪华品牌,在中国却一直处于奥迪之下,这不得不让人想到华晨的不给力。

  目前国内的合资品牌中,奔驰、宝马、奥迪一直处于三足鼎立竞争之势,但是奥迪拥有公务座驾美称,销售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奔驰采取相对保守策略逐渐处于劣势,宝马正是看重国内中高端市场的巨额利润,一直奋勇直追。

  汽车分析师贾新光认为,宝马多次企图与上汽合作,是因为上汽拥有深厚的背景,加之上海新出台新能源政策,如若与上汽合资新能源车型,无疑将减少一定的阻力。而奔驰之所以与比亚迪合作,也是看中了比亚迪在研发上的努力。华晨相对来说资源较少。

  对于新的合资公司,宝马内部人士表示,此项目正在推进当中,并未夭折,但是需要选择一个好的时间节点公布,至于具体时间表,对方表示,暂时并未确定。而当被问及,为何没有在9月份如期推出,宝马相关人士表示,是宝马和华晨共同决定的结果。

  华晨预借宝马翻身 摆脱代工厂现状

  近日从华晨集团董事长祁玉民处获悉,该公司将会把减持华晨中国股份套现的过亿美元注资到一些新的投资项目上,其中50%的资金会投入到节能技术。据悉,9月6日华晨集团通过瑞银,按每股7.17港元的价格配售其拥有的1.25亿股公司股份。配售完成后,华晨集团的持股比例由之前的44.97%减至42.48%,套现近1.16亿美元。这是中华汽车自2009年12月以来首次减持华晨中国股份。

  祁玉民透露,“该项举动是因为目前急需一笔钱来投资。”他还表示,未来节能减排、安全以及汽车互联技术的更新是汽车企业的发展趋势,“如果自主品牌在2015年前不做好产品节能技术的升级,将被全面淘汰。”此次节能项目的投入至少占套现资金的一半,其余资金将按照不同比例分配在新能源和自主品牌上。

  由此可见,华晨汽车在车市大环境以及政策的影响下,也深刻的体会到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性。

  华晨对于宝马,一直属于依附状态,华晨集团董事长祁玉民坦承,“这个世界级汽车公司对华晨的影响无处不在,我们就像一个小徒弟对老师傅一样虚心学习,希望宝马对华晨一如继往地支持。”

  这些“影响”包括,帮助提高整车和发动机研发能力,市场和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以及高精尖研发队伍建设能力。

  此前华晨汽车董事长祁玉民表示,欲打造千亿战略目标,其中实现销售收入1060亿元,净增200亿元,同比增长22%;实现整车销售67万辆,同比增长18.2%,其中,出口4.8万台/套,同比增长43%;发动机销售70万台,同比增长5.3%;实现利税180亿元,同比增长18.9%。

  这些数字,凭借华晨自主品牌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抓住宝马充分利用才是其最佳捷径。

  华晨汽车在2006年以突破20万的销量跻身全国汽车销量第九名,以累计200066辆的总销量提前完成了销售任务,销量同比增长79.6%。其中中华轿车累计销量达58074辆。

  2007年,华晨汽车整车销售突破30万辆大关,实现整车销售300369辆,中华轿车共实现销售11.5万辆,同比增长82%。

  2008年,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华晨汽车整车销量出现倒退,总销量为28.5242万辆

  2009年,华晨汽车销量达到34.8万辆

  2010年,华晨汽车销量50.1万辆,同比增长44%

  事实上,华晨宝马新能源工厂迟迟未见消息,目前国内大力推广合资,是希望通过合资换取技术,然而许多合资公司都被迫沦为国外车企的代工厂。华晨在与宝马的合资过程中,也迟迟未能换取更多先进的技术,因此,如何借助宝马这棵大树,发展更好的华晨,才是华晨未来需要思考的,别让合资企业最终成为外资赚钱的工具。
分享到:

关键字:宝马 中国 新能源 华晨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