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11月23日晚间,天合光能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披露,就美国光伏企业Solyndra的反垄断诉讼,双方已经以4500万美元达成和解。
这起已纠缠三年之久的诉讼案始于2012年11月。彼时,已破产的加州太阳能企业Solyndra向包括尚德在内在美国上市的中国3家同行提出反垄断诉讼,声称这些公司的垄断行为给它造成15亿美元损失。
当时的诉讼书声称,尚德、天合、英利以及他们的供应商、银行及中国政府串通一气,通过向市场倾销低价光伏电池板来摧毁Solyndra及美国太阳能产业。
据媒体描述,这份诉讼书颇有宫斗剧步步为营的味道。大体的意思是,Solyndra技术创新,将一种叫作铜铟镓硒(CIGS)的材料研制出一种先进的太阳能电池板。这种电池板能从各个角度捕获太阳光,从而能够提高发电能力,同时降低安装成本。
讼书声称,Solyndra对中国那些传统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构成极大的威胁,为此尚德、天合及英利拿定主意,必须灭掉这家初创公司。
诉讼书还称,“作为这个旨在垄断太阳能市场的阴谋的一部分,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银行以及中国进出口银行都以低于市场水平的利率向这些被告企业提供了总计高达170多亿美元的贷款。通过一种被称为、延期和伪装的安排,这些参与同谋的银行年年对这些贷款进行延展,而不是在贷款到期时要求这些企业偿付贷款。仅尚德一家就有近16亿美元的贷款今年到期,但该公司已通过这种安排,打算把今年到期的大部分贷款延展到(至少)2013年。”
对于Solyndra的指控,尚德、天河、英利3家公司都表示指控毫无依据。并在立案后很快便向法庭递交了驳回动议,但法庭最终没有接纳其法律论点,案件随即进入了对证人庭外取证的过程。
据悉,除尚德在破产重整期间与Solyndra和解外,天合光能与英利对此案一直抱着坚持到底的态度,在案件上也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据熟悉美国司法程序的律师对媒体介绍,“就算是乐观预测,天合如果坚持,最快也需要一两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见到最终结果。”
“一次性4500万美元解决官司,再无瓜葛,对于天合光能来说是一件好事,毕竟时间成本太高了,耗不起。”一位接近天合光能的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从之前15亿美元的天价赔偿到现在4500万美元,其实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在这时候和解不失为一个恰当的时机。
“天合光能现在的产品和电站都需要资金,官司不了结,就一直存在不确定性,对于融资特别是在美国融资影响特别大。”上述人士表示。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王世江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天合光能宁愿付出4500万美元与Solyndra和解是无奈之举,也是在一次性经济损失与长远发展之间“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明智之举。与Solyndra的官司久拖不决将造成海内外投资人对天合光能的未来运营产生疑虑,并可能减弱投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