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零碳园区与零碳电网 返回

发展智能电网的关键是建立全球统一标准

作者: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2-08-2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参加2011智能电网国际论坛的各国代表认为,在世界各国方兴未艾的智能电网将为21世纪带来变革性发展,而阻碍其发展的不是技术却是标准,各国应致力于建立全球统一标准。
 
    “对于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来说,可靠且承受得起的电力供应,是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社会繁荣发展、保护环境的核心。”国际著名非盈利组织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主席戴·高登在论坛上发言时表示,未来全球电力需求将不断扩大,必须扩大现有电网规模并建造新电网。而智能电网将是未来电网的发展方向,可以有效解决供电可靠性、安全性和绿色低碳的问题。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钱智民也认为:“智能电网代表未来电网的发展方向,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关注。在可再生能源接入、智能配电、智能用电、微网系统和大容量储能等领域,各国的新技术不断涌现,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钱智民介绍,目前世界各国都在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智能电网技术。特别是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在智能电网新技术研发、应用等方面各有所长。中国也在很早就开展了智能电网发展的探索。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智能电网发展,在今年初颁布的“十二五”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加快现代电网体系建设,依托信息、控制和储能等先进技术,推进智能电网建设。
 
    国家电网公司为中国88%国土面积上近10亿人群供电。该公司总经理刘振亚宣布,今后5年将计划投资2500亿美元(约合1.6万亿元人民币),在我国基本建成坚强智能电网;到2020年形成“五纵六横”特高压输电骨干网架,全面建成坚强智能电网。
 
    “尽管世界各国对智能电网的认识不一,技术发展方向和水平不同,但对智能电网的共性认识是它将有利于大规模发展可再生能源,提供清洁、安全、高效的电能。”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舒印彪建议,基于这样的共识,各国非常有必要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在发言中呼吁加强智能电网的全球合作。“实现智能电网的障碍不是技术,而是标准。如果能够促进形成全球标准,智能电网技术将为世界各地创造就业机会,并且改变我们获取能源的方法,提高用能效率,减少对国外化石能料的依赖。”
 
    戴·高登也认为,发展智能电网的关键是制定全球通用标准、实现互相操作性的最大化和降低设备成本。
 
    据悉,国际上正在逐步开展统一智能电网标准的合作。骆家辉介绍,美国成立了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负责统筹和致力于建立开放的标准,帮助开发智能电网技术的全球市场。欧盟委员会驻华大使艾德和透露,欧盟第一个智能电网标准将于2012年底出台。
 
    艾德和建议,欧盟和中国应加强标准化方面的合作。“一台中国制造的设备,如果能够符合欧洲或者美国的市场标准,那将可能顺利进入当地市场。可见相互之间的交流非常迫切。”
 
    刘振亚介绍,我国正在建立一套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据统计,我国已建立了特高压与智能电网技术的标准体系,发布了267项企业标准、39项行业标准和20项国家标准,主导编制了7项国际标准。
 
分享到:

关键字:发展 智能 电网 标准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